《世界财经》资深记者曹继选与大学新闻专业同学分享实战案例受欢
来源:世界财经杂志 编辑:张晓敏 朱文豪 向定伟 时间:2021-04-16
导读:
4月7日,世网财经网首席记者曹继选应重庆工商大学派斯学院新闻系(2019级)之邀,走进该学院大学课堂,与近60名新闻系大学同学分享新闻采访实战案例。

世界财经网讯(本网通讯员张晓敏、朱文豪、向定伟报道)
4月7日,世界财经杂志(网)首席记者曹继选应重庆工商大学派斯学院新闻系(2019级)之邀,走进该学院大学课堂,与近60名新闻系大学同学分享新闻采访实战案例。
据同学们反映,曹老师分享的实践经验,无论是新闻采访实例,或者是新闻报道特别策化的案例,对同学们的鼓励,都让同学们感到尤如一股春风吹进了校园,让同学们兴奋不已,对自己毕业后的前景充满信心,来至一线新闻采访的实战案例,让同学们受益匪浅,课堂上,张晓敏,黄颖,穆稀等同学同学们认真分享,积极提问,分享中互动环节热烈,受到同学们的掌声欢迎。

据介绍,资深媒体人曹继选,曾是一名军人,从1985年在部队开始发表第一篇新闻稿件至目前止,已在全国、省、市媒体刊发各类体裁稿件数千篇,几十万字,先后在国企任专职宣传干部、后被聘请为合川《市民早报》记者、重庆电视台《特色重庆》栏目组联合制片人,《乡村振兴》杂志社专题部主任,《世界财经》杂志(网)新闻部主任、首席记者,集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一身的融媒体人,对电视、网络和传统纸媒都有实践经验优势,几十年的新闻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采访实战经验。他把自己在电视、网络、纸刊等领域的撰稿、采访、策划实践中的得失,与大学新闻系的同学们一起进行了分享。特别强调了,采访策划时,要始终坚持把党性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以及党的方针政策和群众利益,真实性,公正性,受众信息量需求等多方面考虑形成一个采写中心点,形成好文章刊发,对社会有益。
另据重庆工商大学杨金帮教授介绍这次活动,邀请校外一线资深媒体人分享实战案例效果好,同学们认真听,互动性强,通俗易懂,曹继选的特点是有多行业工作过经历,长期从事新闻采编,最擅长新间活动策划,能在新闻活动中,集新闻价值,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于一体。能为同学们分享来自新闻第一线的感受,体会,经验。近十年,参加过重庆市两会采访策划和报道。
为了搞好这次新闻采访案例实战分享活动,重庆工商大学派斯学院2019新闻专业的师生们积极参与组织,周密安排,布置专人协调,把分享活动组织得井井有条,丰富多彩,活动中,曹继选特地把珍藏的《世界财经》杂志、《乡村振兴》杂志和重庆市巴渝文化研究院编辑的《中流砥柱一一抗击疫情诗文集》赠送同学们留念。部分同学与曹继选合影留念。事后,同学们就分享活动写出了心得体会。
新闻链接:部分分享同学写出读后感附后。
读后感一:
参加资深记者曹继选与19新闻专业同学
新闻采访实战案例分享活动心得
今天(4月7日)曹继选先生受邀和我们新闻专业学生分享了他在新闻工作中的得与失,感受颇深。先生声情并茂讲述了他二十多年的记者生涯。丰富的经验,让我们受益良多。严于律己,遵章守纪的精神值得我们所有未来的新闻工作者学习。静坐细思先生在新闻工作中能够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的原因,终于发现,那全都缘自于他们的投入,对工作的投入,对学习的投入。将自己的身份摆正,始终牢记自己是作为人民的记者,作为党的喉舌,
讲座很精彩,方式也很生动幽默,让我们听讲津津有味,授课内容丰富,让我们了解了新闻写作所具备的素质和能力,使我受益匪浅,感触颇多。这次讲座中,我首先感受到一个新闻工作者对工作的严谨态度,写事件必须真实。新闻就是要对最近发生的,有报道意义的事件及时报道,这就需要我们要有一颗善于思考的心。写好一篇新闻,仅有发现和思考是不够的,还需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知识水平,锻炼自己的日常写作能力,不断丰富自己的生活。一个实地发生的事情才是一则新闻的基础,你可以在写作技巧等小细节上虚构,但绝不能弄虚作假。你必须传递可靠正确信息给广大人民群众,其次,新闻工作需要一个较好的文字写作功底,而且更加强调对社会政治动态的关注,对新近发生事物要有敏锐的洞察力。所写的稿子需要具有事实行,实施性,即时性,另外,要站在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位去观察研究,这样才能写出具有吸引力的新闻,这样才能写出更好的一篇新闻。另外只有熟悉党的改革发展和方针政策,才能选择更好的新闻角度。因而我们必须要勤于积累,善于学习。 总之,感谢先生的这次讲座,让我们受到提升和感悟,相信我们新闻专业学生对新闻工作又有一个新的体会。
这是我在本次活动中的分享心得体会。
一一新闻一班曹荣荣
今天,听了资深老记者曹继选老师的一番交谈,我深有感触,曹记者热爱记者事业的心深深激励了我,记者事业,是需要记者有这一颗时时热爱的心,才能在记者行业里不惧磨难,迎难而上,最终才可以获得成功。通过这一次的深入了解记者行业的故事,我发现,如想成为记者,那就要有一颗永不放弃的恒心,这样就会最终成功。
一一新闻一班杨晓蓉
今天,有幸聆听了资深记者曹继选前辈的案例分享,曹继选前辈从自己的经验经历出发,让我们感受到作为记者这个职业的魅力,作为记者应该遵守的职业道德,曹继选前辈穿插讲解了自己发现新闻的机遇,让我们了解到作为记者应该具备的新闻敏感性,感受老百姓的生活,观察生活细节,了解国家基本政策,了解党的方针。通过他的分享,让我们更加坚定了未来的职业走向。
2021年4月7日
四:
一一新闻一班冯诗雨
曹老师的讲座(分享)就像是一顿丰盛的大餐,精美地呈现在我们的面前,如果用两个词来形容,那真是目不暇接、异彩纷呈。毫无保留的把自己在教学(新闻工作)中的经验体会拿出来与大家分享,深入浅出,幽默风趣,让人久久难忘,让我们深深感觉到教学技艺无止境,教学创意无极限。
一一新闻一班曾鹤冲
昨天, 曹老师的讲座(分享活动)让我切身体会到记者的特殊性:这是个高尚且充满使命感的职业,绝非一般职业可比。曹老师讲的案例也十分具有示范性和实践性。除此之外,他本人也给我深刻印象,在他身上既有军人的硬朗作风又有书生的谦虚,频频称“我们是同辈同行”,实际上我知道要达到曹老师的高度有太多的路要走。
具体而言,我对记者这一职业是充满敬畏的。记者可以是“信息贩子”,如今在各类指数爆炸的信息中奔走,也可以是“社会活动家”,全面了解这个社会各个阶层、各个行业人们的生活与命运,甚至根据自己的观察与见解为国家发展建言献策。在讲座(分享)中曹老师特别提到,当记者要坚持初心,要做实事、要抵御诱惑(可能跟原话有出入但意思大致相同)。说来没错,但我发现在如今的岗位中已经很少有人能做到始终如一,特别在当今“流量为王”的移动互联网大数据时代,太多媒体为了博眼球吸关注,已经把初心丢掉九霄云外了。不知道曹老师如何看待。
又,我一直对新媒体感兴趣,将来不一定会当记者,但也想做一位正直的媒体人。不知曹老师能否引荐一些实习岗位,最好跟新媒体有关,传统媒体也可。
另外,听说曹老师也在参加了当地作协,我正好也对文学创作感兴趣,喜欢写小说和现代诗歌。不知得闲可否指点一下我的拙作。(插一句:我是坐在第一排您右手边上那个戴眼镜的男生)
一一新闻一班姜明月
昨天,新闻采访实战案例分享活动中,曹记者用方言一下子让课堂变得风趣幽默,他的几个案例分享让我觉得当一名优秀的记者是可以做到为百姓分忧解难的;他开始和结束的两个敬礼,让我们感受到一个曾经的军人的真挚;他毫无保留、真诚的分享,让作为新闻学学子的我们受益匪浅!
4月7日,世界财经杂志(网)首席记者曹继选应重庆工商大学派斯学院新闻系(2019级)之邀,走进该学院大学课堂,与近60名新闻系大学同学分享新闻采访实战案例。



另据重庆工商大学杨金帮教授介绍这次活动,邀请校外一线资深媒体人分享实战案例效果好,同学们认真听,互动性强,通俗易懂,曹继选的特点是有多行业工作过经历,长期从事新闻采编,最擅长新间活动策划,能在新闻活动中,集新闻价值,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于一体。能为同学们分享来自新闻第一线的感受,体会,经验。近十年,参加过重庆市两会采访策划和报道。



读后感一:
参加资深记者曹继选与19新闻专业同学
新闻采访实战案例分享活动心得
今天(4月7日)曹继选先生受邀和我们新闻专业学生分享了他在新闻工作中的得与失,感受颇深。先生声情并茂讲述了他二十多年的记者生涯。丰富的经验,让我们受益良多。严于律己,遵章守纪的精神值得我们所有未来的新闻工作者学习。静坐细思先生在新闻工作中能够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的原因,终于发现,那全都缘自于他们的投入,对工作的投入,对学习的投入。将自己的身份摆正,始终牢记自己是作为人民的记者,作为党的喉舌,
讲座很精彩,方式也很生动幽默,让我们听讲津津有味,授课内容丰富,让我们了解了新闻写作所具备的素质和能力,使我受益匪浅,感触颇多。这次讲座中,我首先感受到一个新闻工作者对工作的严谨态度,写事件必须真实。新闻就是要对最近发生的,有报道意义的事件及时报道,这就需要我们要有一颗善于思考的心。写好一篇新闻,仅有发现和思考是不够的,还需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知识水平,锻炼自己的日常写作能力,不断丰富自己的生活。一个实地发生的事情才是一则新闻的基础,你可以在写作技巧等小细节上虚构,但绝不能弄虚作假。你必须传递可靠正确信息给广大人民群众,其次,新闻工作需要一个较好的文字写作功底,而且更加强调对社会政治动态的关注,对新近发生事物要有敏锐的洞察力。所写的稿子需要具有事实行,实施性,即时性,另外,要站在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位去观察研究,这样才能写出具有吸引力的新闻,这样才能写出更好的一篇新闻。另外只有熟悉党的改革发展和方针政策,才能选择更好的新闻角度。因而我们必须要勤于积累,善于学习。 总之,感谢先生的这次讲座,让我们受到提升和感悟,相信我们新闻专业学生对新闻工作又有一个新的体会。
这是我在本次活动中的分享心得体会。
一一重庆工商大学派斯学院新闻一班向定伟
2021年4月7日
读后感二:2021年4月7日
一一新闻一班曹荣荣
今天,听了资深老记者曹继选老师的一番交谈,我深有感触,曹记者热爱记者事业的心深深激励了我,记者事业,是需要记者有这一颗时时热爱的心,才能在记者行业里不惧磨难,迎难而上,最终才可以获得成功。通过这一次的深入了解记者行业的故事,我发现,如想成为记者,那就要有一颗永不放弃的恒心,这样就会最终成功。
2021年4月7日
新闻采访分享活动读后感三:一一新闻一班杨晓蓉
今天,有幸聆听了资深记者曹继选前辈的案例分享,曹继选前辈从自己的经验经历出发,让我们感受到作为记者这个职业的魅力,作为记者应该遵守的职业道德,曹继选前辈穿插讲解了自己发现新闻的机遇,让我们了解到作为记者应该具备的新闻敏感性,感受老百姓的生活,观察生活细节,了解国家基本政策,了解党的方针。通过他的分享,让我们更加坚定了未来的职业走向。
2021年4月7日
四:
一一新闻一班冯诗雨
曹老师的讲座(分享)就像是一顿丰盛的大餐,精美地呈现在我们的面前,如果用两个词来形容,那真是目不暇接、异彩纷呈。毫无保留的把自己在教学(新闻工作)中的经验体会拿出来与大家分享,深入浅出,幽默风趣,让人久久难忘,让我们深深感觉到教学技艺无止境,教学创意无极限。
2021年4月8日
读后感五: 一一新闻一班曾鹤冲
昨天, 曹老师的讲座(分享活动)让我切身体会到记者的特殊性:这是个高尚且充满使命感的职业,绝非一般职业可比。曹老师讲的案例也十分具有示范性和实践性。除此之外,他本人也给我深刻印象,在他身上既有军人的硬朗作风又有书生的谦虚,频频称“我们是同辈同行”,实际上我知道要达到曹老师的高度有太多的路要走。
具体而言,我对记者这一职业是充满敬畏的。记者可以是“信息贩子”,如今在各类指数爆炸的信息中奔走,也可以是“社会活动家”,全面了解这个社会各个阶层、各个行业人们的生活与命运,甚至根据自己的观察与见解为国家发展建言献策。在讲座(分享)中曹老师特别提到,当记者要坚持初心,要做实事、要抵御诱惑(可能跟原话有出入但意思大致相同)。说来没错,但我发现在如今的岗位中已经很少有人能做到始终如一,特别在当今“流量为王”的移动互联网大数据时代,太多媒体为了博眼球吸关注,已经把初心丢掉九霄云外了。不知道曹老师如何看待。
又,我一直对新媒体感兴趣,将来不一定会当记者,但也想做一位正直的媒体人。不知曹老师能否引荐一些实习岗位,最好跟新媒体有关,传统媒体也可。
另外,听说曹老师也在参加了当地作协,我正好也对文学创作感兴趣,喜欢写小说和现代诗歌。不知得闲可否指点一下我的拙作。(插一句:我是坐在第一排您右手边上那个戴眼镜的男生)
2021年4月8日
读后感六:一一新闻一班姜明月
昨天,新闻采访实战案例分享活动中,曹记者用方言一下子让课堂变得风趣幽默,他的几个案例分享让我觉得当一名优秀的记者是可以做到为百姓分忧解难的;他开始和结束的两个敬礼,让我们感受到一个曾经的军人的真挚;他毫无保留、真诚的分享,让作为新闻学学子的我们受益匪浅!
2021年4月8日
责任编辑:张晓敏 朱文豪 向定伟

教育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