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样的东南亚--爭取商機前進泰國
来源:世界财经杂志 编辑:張學海 时间:2024-05-31
导读:
盟的樞鈕~泰國 東盟10國:1967年8月8日成立,當時共有五各創始成員國,分別是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菲律賓、印尼,後來增加汶萊、越南、寮國、緬甸、柬埔寨共十個國家。 其中東盟與中國(2005生效),東盟與韓國的自由貿易區(2007生效),東盟和日本的全

東盟的樞鈕~泰國
東盟10國:1967年8月8日成立,當時共有五各創始成員國,分別是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菲律賓、印尼,後來增加汶萊、越南、寮國、緬甸、柬埔寨共十個國家。
其中東盟與中國(2005生效),東盟與韓國的自由貿易區(2007生效),東盟和日本的"全面經濟夥伴協定"(2008年12月生效)。因此,東盟10+3則是指:東盟與中國、日本、韓國,四個經濟體一起簽一個自由貿易協定:"東亞自由貿易協定"。

「東亞高峰會」(東盟加六, 即中、日、韓、紐、澳、印度)等形式在各領域廣泛建立合作關係。在推動經貿自由化方面,目前東盟已與中國、日本、南韓、紐西蘭、澳洲及印度簽署自由貿易協定或全面經濟合作協定,將建立一擁有30億人口,年經濟產值達9兆美元之自由貿易網絡。
「東盟-中國自由貿易區」已於2010年全面實施,中國與東盟6國,即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菲律賓、印尼及汶萊,將工業產品關稅降到0%,與另外東盟4國,即緬甸、越南、寮國和柬埔寨,則至2015年將關稅降至0%。
面對商機無限的東盟市場,筆者鼓勵中國、台灣的企業到東盟國家從事經貿旅遊文化的交流及各項投資,前進東盟的首選第一站就是泰國。
為何選擇泰國?
筆者早在2014年分別在廈門、泉州舉辦中泰經貿文化旅遊暨海絲文化論壇,集合中、台、泰二、三百家企業領導人,推進共建高質量發展,優化投資促進服務,助力中台泰外貿穩定發展,提升各個企業境外經營水平,降低境外投資風險,鼓勵更多優質的中國、台灣企業“前進泰國!”。
所有來到泰國經商投資的朋友都會這樣說:
泰國是「萬佛之國」民風淳樸善良;
泰國是「微笑王國」旅遊事業興盛;
泰國是「機會之地」地理優異資源豐富!

認識泰國的風土人情
「蕯瓦迪卡!」(你好!)
泰國人民的溫和、親切、友善、樂觀、勤勞是舉世聞名的,外國人到泰國遇到困難時,通常能得到當地民衆的熱情幫助。而且泰國人民日常生活相互往來中也是經常以禮相待、謙卑和睦,所以泰國人民習慣見面就用「合十禮」,即合掌躬首向對方致禮。這個國家各個角落彌漫著佛香佛韻的佛文化,這樣的民族文化在歷史長河中自小就被潛移默化,滲入泰國人的血液裡和生活中,逐漸成為泰國人文風貌和民族的榮耀。
這樣愛好和平的性格,也是拉瑪四世、五世兩位父子都很有智慧、很有才幹的國王,在西方列強虎視眈眈之下,運籌帷幄得當,使得泰國得以維持獨立,成為19、20世紀東南亞各國之中,唯一未曾淪為被列強殖民統治的國家。泰國俗語有一句話:「不傷蓮花,也不弄濁水」,在殖民地時代,泰國在西方列強的夾縫中,透過柔軟的外交策略維持獨立,在第一、二次世界大戰中,也以卓越的雙重外交手腕,享受戰勝國地位,泰國在列強中算是小國,但是儘管彎曲,卻從未折斷。泰國與鄰近各國雖然也會有大大小小的問題,但仍然以柔軟和諧為基礎,儘可能維持敦親睦鄰的政策,這樣型塑了今日泰國的外交政策基本方向,也是讓泰國躋身為東南亞國家聯盟(ASEAN)的中心國的主要關鍵因素。
泰國是東南亞國家中,最為中國大陸、台灣人民熟悉而覺得親切友善的國家。然而遺憾的是,除了熱衷於泰國旅遊之外,對於泰國的風土人情、經貿投資、藝術文化卻是一知半解。無論台灣以往的「南向政策」或是最近的「新南向政策」,以及大陸的「一帶一路」政策,在媒體新聞報導一陣熱潮過後,中國大陸、台灣人民對於泰國依然只有停留在親切友善而富有神秘色彩的印象而已。
其實泰國是東南亞國家中唯一不會排華的國家,這個地處中南半島和世界最大的歐亞大陸交匯的國度,經常被譽為「亞洲最具異國風情的國家」、「世界最佳旅遊國家」,不僅僅因為擁有自身散發的文化魅力和精美精緻的歷史古蹟,還將西方的文化特點揉合並濟,形成一個獨具文化特色與旅遊魅力的國家。
它的傳統民族文化迄今仍是泰國現今人民日常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不同於其他旅遊國家,過去的傳統歷史文化已經成為旅遊的橱窗文化而已。
作者進出泰國長達三十年,長期関懷泰國、緬甸、寮國(老撾)柬埔寨(高棉)偏遠山區的學校、老人、婦女、兒童、少數民族,甚至監獄受刑人及戒毒中心的勒戒人都予以援助。同時也在文化、教育、藝術、宗教、經濟、貿易、工商等各方面促進交流。這些默默的努力,一路走來,始終如一,終於獲得泰國外交部的肯定與認同呈報宮務廳,在蒲美蓬國王任內頒授「泰國之友」榮譽。為此筆者仍然持續對於促進兩岸與泰國的各項友好交流,不遺餘力,希望藉由本專欄陸續深入淺出的介紹,有助於台灣、中國大陸與泰國人民真正的理解,並且帶來長遠而真摯的友誼!
“儘管泰國的政局不斷變化,但不管哪個黨上臺執掌政權都會視中國為好朋友。”多年前在與習主席座談時,泰國前總理川·立派先生如是説。泰國皇家、政府及人民普遍都有「中泰一家親」的情懐,對於中泰經貿文化旅遊各方面的長期友好交流合,無異提供了最堅實的保障。
誠然,泰國是一年吸引將近五千萬世界各國的觀光客的觀光大國(排名世界第三),値得台灣及中國大陸人民深入的認識與瞭解。
從“中泰一家親”到“命運共同體”
2022年11月,習近平以國家元首的身分首度訪問泰國。在中泰命運共同體頂層設計之下,務實合作的計劃書也在兩國領導人的會談中得到明晰。雙方簽署了中泰戰略性合作共同行動計劃(2022-2026)、中泰共同推進“一帶一路”建設的合作規劃,並在經貿投資、電子商務、科技創新領域達成最新合作共識。 這些領域正是近年來兩國互利合作的新亮點和主要增長點。同時,中泰在數字經濟、綠色經濟等方面合作共建中泰命運共同體將助推泰國新經濟加速發展。
除了新興領域,隨著中泰命運共同體的建立,一些傳統合作領域也將煥發新活力。雙邊會談還提出加快中老泰三方鐵路合作。這條縱貫南北、連通歐亞的鐵路若能早日全面貫通,將以通道促物流、物流促經貿、經貿促産業,推動沿線開展全方位合作,為三國民眾帶來更多實質上的利益。
中泰有著上千年的友好交往歷史。鄭和下西洋時,船隊就曾沿湄南河北上抵達今天的泰國大城府。數百年來,從華人移民融合到共建“一帶一路”,一代又一代中泰友好人士不懈努力,“中泰一家親”深入兩國人心。
泰國政府也已經將中文納入國民教育體系,曼谷唐人街上到處可見中華元素。每年的中國農曆新年,詩琳通公主都會親臨唐人街現場參加慶祝活動。泰國的榴蓮、香水椰等成為中國的“網紅”産品,越來越多的泰劇在中國網路平臺熱播……這些兩國民間的友好互動構成新時代“中泰一家親”的最佳例證。
從“一家親”到“命運共同體”,中泰雙邊關係被賦予新的時代內涵,從務實合作到民心相通,擁有上千年友好交往傳統的中泰友誼也必然會得到賡續。
爭取商機前進泰國,此其時矣!

责任编辑:張學海

财经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