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经济学者分析前瞻2019 经济形势
来源:世界财经杂志2019年10月刊 编辑:梦飞 时间:2019-10-30
导读:
2019 年是新中国成立70 周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之年。国内外经济形势复杂、严峻。为了准确研判和把握今年中国经济形势,我们邀请了目前活跃在一线、有影响力的著名经济学者围绕2019 年中国宏观经济发展趋势、面临的风险与挑战以及对于“稳就业、稳金


2019 年是新中国成立70 周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之年。国内外经济形势复杂、严峻。为了准确研判和把握今年中国经济形势,我们邀请了目前活跃在一线、有影响力的著名经济学者围绕2019 年中国宏观经济发展趋势、面临的风险与挑战以及对于“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的建议等问题进行剖析与解读。
张斌:2019 年减税降费政策要努力实现两个目标
张斌:2019 年减税降费政策要努力实现两个目标

▲ 张 斌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院长助理、税收研究室主任、研究员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院长助理、税收研究室主任、研究员
2019 年,预计宏观经济运行将继续面临着外部冲击与内部风险并 存、周期性问题和结构性问题叠加的复杂局面,“稳就业、稳金融、稳 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 的任务艰巨。2019 年宏观经济政策要围绕“六稳”的要求,强化逆周 期调节,财政政策要在扩大内需和 结构调整方面发挥更大作用,其中 “减税降费”政策要在继续落实和巩固前期政策的基础上,抓住主要矛 盾,采取针对性更强的措施以发挥 更大作用。首先,减税降费措施要在“稳就业”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六稳”中首要的是“稳就业”,而小微企业和民营企业在“稳就业” 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根据征收体 制改革后实际征收率提高的程度, 大幅降低社保缴费名义费率,稳定 缴费方式,确保企业社保缴费实际 负担有实质性下降将对“稳就业” 发挥重大作用。其次,要优化减税 降费的方式,在“稳预期”方面发 挥更大的作用。从减税方式看,主体税种普惠性降低税率的措施对 “稳预期”的作用要优于操作比杂,针对特定行业或特定行为的税收优惠政策。从减税政策的出台方式看,出台整体性、一揽子方案并按照未来 5—10 年减税总规模进行测算的减税方案对“稳预期”的作用要优于零星、断续的出台方式。而且,有明确实施期限的整体性减税方案也有利于通过增强政策的确定性促进企业投资。最后,要处理好短期减税降费政策与长期税费制度优化的关系。减税降费政策有两个基本目标: 一是在外部环境“ 稳中有变” 的背景下,要在短期内发挥好扩大总需求的作用;二是作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降成本的重要措施,要着眼于长期税费制度的优化以促进创新驱动和经济结构优化升级。2019 年减税降费政策要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努力实现两个目标的协调兼顾。
张军:2019 年GDP 实际增速将维持在6%-6.5%范围

▲ 张 军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复旦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复旦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
我们判断宏观经济中必须注意到近年出现的新情况,这个新情况包括两个观察:一是宏观经济基本上取决于年初中央政府设定的目标值。二是地方政府的宏观经济指标, 包括GDP 增长和固定资产投资、CPI、财政税收等指标一旦确定,基本上能勉强完成,而不再可能超额完成。从全国来看,近年我国实际完成的经济增长等指标也无限趋近于中央政府全国两会时制定的目标值,而不是远远高于目标值。如果这些观察是稳健的, 那么 2019 年我们的宏观经济变化很大程度上便取决于中央政府会对2019年制定什么样的宏观经济的目标值。
根据过去半年的讨论和在中央政府层面上形成的基本看法,可以得出的基本判断是:2019 年 GDP 的实际增速应该会维持在6%—6.5%的范围,这是考虑到了2018 年GDP 增长下行压力的惯性和依然存在的外部不确定性对国内总需求的影响。货币政策已基本明确,维持相对于 2018 年略宽松的基调,同时保持灵活性和操作上的创新性。财政政策依然坚持减税降费的供给经济学的基本思路,维持有效供给。除了基本的宏观政策之外,2019 年也应在以下方面有实际的推动: 一是在服务业和非贸易部门领域,包括医疗、教育、出版以及金融和通信领域不涉及国家安全的部门加快启动市场准入的改革清单;二是在“放管服”改革的基础上,要加快推动政府治理领域的改革;三是一定要提升资本市场的改革和支持力度,保持股债市场融资功能的恢复和投资价值,提升市场信心;四是尽快形成出台关于分类国有企业和国有资本改革的行动计划和时间表;五是要形成可以看得见的改革案例。
责任编辑:梦飞

财经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