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财经 > 投资 >

绵州燕姐:坚守信诺终不悔 家族善举百年传

来源:世界财经杂志 编辑:蓝乙人 蒙仕荣 时间:2021-09-05
导读: 人是万物的灵长,是宇宙的精华,是旅途的导师。每个人都有光扬生命的本能,都有爱与被爱的权利。为“生命本能”效力的格局,就是一种幸福的家园,它能创造人间的奇迹。因为有了它,人生才精彩至极。
万众一心
总序开篇
       人是万物的灵长,是宇宙的精华,是旅途的导师。每个人都有光扬生命的本能,都有爱与被爱的权利。为“生命本能”效力的格局,就是一种幸福的家园,它能创造人间的奇迹。因为有了它,人生才精彩至极。
       黑土地,地球最珍贵的土壤资源,东北著名的自然风光名片。第一次来到东北的人,会震惊于大地泛着油光的黑。这是土地肥沃的标志。
       1998年8月我们走进东北黑龙江工作,之后就开始了人生漫长之旅。再的就是从南到北,有从北到南,来回奔跑着。于是,今天我们要说的是有缘与燕姐相识于亮剑山峦的一段情缘。
东北情缘自然源于世界胆三大黑土区之一,这里是黄金玉米带、是大豆之乡,是我们充实文学与信仰的摇篮。世界三大黑土区——乌克兰的乌克兰平原、美国的密西西比平原、中国的东北平原。都是我们少年向往和憧憬的地方,因为做新闻,有缘结识陈燕女士。她就像黑土地的丰碑,创造了一番番春秋冬夏的奇迹。
       一个打工的人讲述了自己成功的经历:
       “50年前,我开始了社会谋生,在一家五金店工作,每年才挣到75美元。有一天,一位顾客买了一大批货物,有铲子、钳子、马鞍、盘子、水桶、箩筐等。这位顾客过几天就要结婚了,提前购买一些生活与劳动用具。货物推放在独轮车上,装了满满一车,驴子拉起来也有些吃力。送货并非我的职责,我为自己能够送出这些货物儿感到自豪。”
       “令我想不到的是,一开始一切都很顺利,但是,年轮不小心陷进了一个泥潭里,我怎么推都推不动。一位心地善良的商人,驾着马车路过,用他的马拖起我的独轮车和货物,并且帮我将货物送到顾客家里。在向顾客交付货物时,我仔细清点货物的数目,很晚再拖着空车回去商店。我心里暗暗地高兴,虽然老板没有为我点赞或者投入赞许的目光。”
       “过了几天,那位帮我的商人将我叫去,告诉我说,他发现我是一个人才,工作十分努力,热情极高,尤其注意到我点货时很细心和专注。因此,他愿意为我提供一个年薪500美元的职位。从此,我开始接受了这份工作走上了致富之路。”
       讲述中国故事,成就丰碑人生。诸葛亮从来不问刘备“为什么我们的箭那么少”,关羽从来不问刘备“为什么我们的士兵那么少”,张飞从来不问刘备“兵临城下我该怎么办”。于是,就有了朝船借箭,有了过五关斩六将,有了据水断桥吓退曹兵。
       A、天道酬勤   从无到有
       她被誉为:绵州大地上的好人;
       她被誉为:四川好人好事的标杆;
       她被誉为:神州大地上的楷模;
       她被誉为:中华文化的传承人;
       她曾被授予绵阳市“最美家乡人”荣誉称号;
       她曾被授予四川省“百名优秀服务先进志愿者”;
       她曾在“四川好人”评选活动中获得大众点赞全省第一;
       她曾在四川省民政厅“四川慈善人物”评选中获网络点赞全省第一;
       她是绵阳市、涪城区等各地各部门共同认定的好人好事模范代表;
       她是普通人家的孩子,她是老百姓心目中的女神,消费者协会认可的公益大使,她是家人和女儿心中的榜样,她的爱心足迹遍布绵阳及全国各地弱势群体;她传承组训三十七年,她传承祖国传统文化,传递家风,传递正能量,传递中华儿女的精神财富。她成立了“德孝中华”绵州燕姐服务队……她就是来自四川绵阳的一位爱心人士陈燕——
       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成就一生。授人玫瑰,手留余香。《韩非子·内储》:“王曰,慈惠,行善也。”陈燕,女,汉族,家住四川省绵阳市涪城区。她传承家族善举37年,坚持免费送烧白给困难群众,在当地被誉为“绵州燕姐”。
       2017年11月28晚央视3套《向幸福岀向发》播出的现场,台上一位和蔼可亲的大姐向主持人诉说她多年来的爱心公益之路,情到浓处,她流下了辛酸的泪水,特别是她向主持人展示她手上被刀砍掉的印记后,现场的嘉宾及观众朋友被她的爱心所感动,为她响起了久久的掌声……,这份泪水的背后承载着一份坚守37年的承诺,凝聚着一位饱经沧桑的老人37年的心路历程——
       B、风雨兼程  创业之路
       陈燕介绍,清朝光绪年间,“一碗烧白”就远近闻名于世。“她曾祖爷爷是清朝光绪年间一大户帮工,学到大厨源自宫延的这门绝技后,拜名师改进。准备开店,因厨师操作中失误突遇火灾,连人袋设备被围困在火海之中。四处无人施救,在这危急时刻,街坊四邻和过往行人记忆乞丐们也都纷纷加入到灭火救灾队伍中,最终将大火扑灭,厨房里只剩下了六碗烧白。当即,曾祖爷爷感恩万千,谢过见义勇为的几位贫者施救之恩后,便砍手见血对天发誓,这门绝技永不外传并决定把烧白作为善事帮助那些穷苦人家。这样一代传一代,每代三十年。祖辈们只拿这道菜来做善事,让那些穷苦的人和弱势群体享用,到陈燕这一代已经第四代了!为了牢记不可失传的祖训,上一代做善事完毕后,开始传给下一代的当天,必须把下一代手上砍个印记来发誓不忘传下去。”至今,这一祖训已薪火相传四代人,有着123年历史了!
       1986年3月8日,陈燕母亲拿来15个烧白碗递到她手里,要她学做家传秘制的烧白,且要坚持三十年免费送给路人。陈燕拒绝后被母亲罚跪了近一个小时,最终还是没能扭过母亲。当她做出第一碗烧白时,母亲让她将烧白给邻居张婆婆送去。陈燕说:“当时我走前面,母亲走在后面,直到张婆婆吃了后笑着说,‘有妈妈的味道’时,我才明白祖辈们这一遗训的真正意义,也意识到我是能够把家传烧白做得和母亲一样好吃的。”回到家,母亲担心陈燕坚持不下去,就在她的左手食指上砍了两刀,留下两道深深的伤口。“当时,我就哭了,气得一个礼拜都没和母亲说过一句话。”后来,陈燕想通了,明白这是母亲希望她能记住祖训,希望这个印记一直陪着她将家族爱心永远延续!
       绵阳的环卫工人吴金梅,她家比较困难,燕姐一直都帮助她。“刚开始燕姐说给我们送烧白吃时,大家都不相信,没想到第二天,她真的提来几十碗烧白。”吴金梅说,每次燕姐送烧白都是在下午4点左右,那时大家工作都做得差不多了,又正是比较饥饿的时间,“燕姐每次来都是用电饭煲把烧白蒸的热热的送来,让我们吃,我们真的很感动。”市民严大姐是陈燕通过朋友介绍认识的,她说:“最开始我们以为要收钱,不敢吃,后来知道真的不要钱,大家才欣然接受。说实在的那烧白味道好极了,肥而不腻,入口即化。”严大姐的弟弟在绵阳城里做生意,他从姐姐的讲述中,得知了陈燕三十年如一日送烧白给路人吃的事情,十分感动。从2015年起,每当燕姐外出免费送烧白,严先生只要一有空,都要开车接送。  
       “我也吃了燕姐做的烧白快十年了!燕姐对人真慈善哟!”今年73岁的陈详春老人说,最让他难忘的是,自己的老伴于8年前患癌症,在市中心医院住院治疗了半年多,那段时间,就想吃口陈燕做的那又香又糯的烧白,于是,燕姐不仅做好上等的烧白,还熬好鸡汤,一个星期至少送三次到医院里。安州区农村的梁明宏,有一个残疾女儿、一个脑瘫儿子,陈燕这些年来一直帮助着这个困难家庭,逢年过节送米送面,又送钱,加上平日里的烧白,为这个家庭带来温暖。为此,以这两组家庭为代表的受益群体特意来到央视《向幸福出发》就是为了感谢“烧白手艺人”陈燕对他们的帮助。面对全国观众,梁明宏的. 小儿女说,他们来此是感谢陈燕阿姨这些年送烧白给他们吃。梁明宏的小儿女还给陈燕送上一双白袜子,节目组的幸福观察员,著名媒体人王为念代表观众,蹲下身子,亲自把这双袜子穿在了陈燕脚上。   此时,幸福洋溢在陈燕含泪的脸上,观众也感动于这种不求回报的善举;为她响起了久久的掌声。“爱永传,千万碗烧白建起朋友圈”。如今,燕姐周围有一群朋友,他们都是通过烧白结缘,大家也都被燕姐的爱心善举所感染,有时燕姐做烧白,他们也会抽空过来,帮着洗菜、切肉等。每次做好的烧白她和家人不愿意吃总是拿去送人,缝年过节陈燕很少在家里过节,都是陪贫困家庭高龄老人过节。在过去每年晒出八千斤左右青菜不够,就要亲自到市场去购买青菜弥补。
       热忱是一种精神意志的形态,能够鼓励一个人对手中工作采取的行动。而且不仅如此,它还是有感染性,不只是对其他热心人产生正能量或影响,所有和它有过接触的人都要具有正能量。
这三十七年来,做烧白都是由陈燕一人经手,为了使做出的烧白口味纯正,她坚持从原材料的购买到清洗,从加工到晾晒,都要自己亲自把关。每年晾晒、腌制的咸菜就多达上万斤,每天早上三四点天不亮就起床到菜市场买最好的五花肉,一买就是半边或一只猪的肉,多的时候就买四个变口,花费一两千是常事。最多的一天做了一百四十多碗,有时一干就是一整天。陈燕曾经做过建材生意,手中有些积蓄,这些年来,她把早年做生意的钱几乎都用在了做烧白送路人这件事情上。
       C、善心义举  大爱无疆
       陈燕说:“我母亲当年卖瓜瓜小菜维持生计,养大几个儿女,都还做烧白免费送人吃。而现在,生活条件这么好,我肯定要把祖训传承下去。”当肉贩听说陈燕做的烧白是免费送人时,很感动,就主动把肉价降低一元钱。2018年端午节前夕,燕姐会同当地政府领导为当地几百多环卫工,残疾人,生活困难户送去了烧白,粽子等礼品;陈燕讲,他和丈夫贾老师当年在绵阳城的北街上相亲时,就说:“我有件事先给你讲明白,我这几十年都要做烧白,免费送给群众吃……”贾老师对她说: “你做烧白免费送人吃这是好事情,只要你开心,我支持你!”结婚后,丈夫贾老师言出必行地支持着陈燕的善举,工作闲时,会帮她拎菜上楼、到楼顶去翻晾咸菜。
       2018年重阳节来临之际,绵州燕姐在涪城区北街社区看望慰问了当地的贫困户,为他们送去亲手制作的烧白还有大礼包。
       2018年夏 天,看到炎炎烈日下坚守在一线的环卫工,农民工,还有街头执勤的交警,燕姐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她当即组织购买一万多斤大西瓜为这些奋战在一线的可爱的人送去清凉。
       2019年1月25日,燕姐在吴家镇党委领导的陪同下看望慰问了当地的贫困户,为他们送去烧白,腊肉,香肠,鸡,猪头,大米等慰问品;
       2019年春节来临之际,除夕当天,燕姐带上她亲手制作的烧白和团年菜走近涪城区吴家镇幸福村,慰问了那里的农民工,环卫工;同他们一起度过了难忘的一天;
       2019年3月8日,是我国传统妇女节,燕姐来到吴家镇看望和慰问了那里的退休老党员和残疾人;
       2019年3月27日,燕姐赶往100多公里的成都市龙谭工业园区看望和慰问了奋战在那里的一线员工。给他们带去了大礼包;
       2019年4月16日,燕姐来到绵阳市繁华市区看望和慰问坚守在一线的环卫工。把她的爱洒向了这些最美城市环卫工;今年五一节来临之际,燕姐赶往100多公里地的成都市青白江区雅美庭装饰集团看望和慰问了奋战在那里的一线工人师傅们;
       4月29日,燕姐看望了涪城区关帝镇敬老院的老人们,给他们送去了爱心礼包;
       5月4日,看望了游仙区韩家脊社区贫困户;5月28日,看望和慰问了吴家镇凉水村生活困难户;
       6月6日,看望和慰问了游仙区魏城镇生活困难户;7月13日看望和慰问了成绵路社区的林平老人;
       7月31日,燕姐带着4000多斤西瓜,和他亲手制作的烧白送给三台县芦溪镇近400名农民工兄弟们;
       9月11日,燕姐看望慰问了北街社区的生活困难户;9月28日,燕姐看望和慰问了涪城区金峰敬老院开展了“迎双节”献爱心活动……像这样的善举燕姐已经记不得有多少次了。
       “一碗烧白,一双手,一个善举,一颗心”,三十五年,她用一个中华民族最朴实的妇女践行着对自己的承诺,据统计36年来,她平均每年送出的烧白达一千多份,我们平时都追求的是舌尖上的美味,而她却追求的是舌尖上的公益,这道风景是美丽的,出彩的。
        “人间有大爱,爱是需要传承的”;陈燕传承了家传制烧白的手艺和当年对母亲的承诺,从绵阳到陕西、北京、广州、浙江……从彼此相知相熟的邻居、朋友、熟人到互不相识的建筑工人、环卫工人、孤寡老人,交警,残疾人,出租车司机,三轮车师傅、保安等,都品尝过她免费提供的烧白。就连给烧白抽真空、托运的费用也是由自己承担的。
       37年来,陈燕一直坚守着自己的承诺,为了能让更多的困难群众吃到热腾腾的“一碗烧白”,陈燕三十多年从未在家吃过团年饭,37年来,陈燕为了梦想放弃了自己的一切,心中唯独没有她自己;37年来,她的足迹遍布全国各地弱势群体;为了周围的弱势群体,为了传承组训,她付出的是常人难以想象的汗水和泪水,她失去的是金钱和时间,但她收获的却是满满的爱和对自己的那份执着,为此周围的人不理解她,甚至有人骂她是疯子,脑子有病,女儿也心疼她,多次劝她放弃,她理解女儿的苦心,因为她唯一的宝贝女儿结婚时她还奔走在爱心活动的现场,她不但不管不顾,依然用自己瘦弱的身躯践行中华民族光荣传统。
       “我们做公益 一共127年,祖爷30年,爷爷30年,我37年,都是免费的,四代同堂。这127年来都是我们自己的钱,没有任何人赞助。我们是个人形为,这37年来,绵州燕姐从未在家过过任何节日,一般都是在路途上。我女儿结婚只送了1仟元的礼,都没有时间去参加。刚要去参加,因一个80多岁的老人,中午需要我去陪她吃梅菜叩肉。女儿生小孩,我只照顾她15天,就没时间照顾女儿和孙子,就继续做公益,一至都是以公益为主。我每年只给孙子200元,(生日100元,春节压岁钱100元)。”燕姐告诉媒体记者,她是把大爱谱写在大地上,却委屈了自己的家人。她默默无私奉献,坚持把爱心和公益事业联系起来,就像黎明前的灯塔照亮别人,燃烧了自己。
       她的感人事迹感动了周围及全国所有的人,人们纷纷投来赞许和敬佩的目光,她的感人事迹先后被《绵阳晚报》、《绵阳日报》、《中国清风趣滇网》、《绵阳时报》、《绵阳广播电视台》、《今日头条》、《绵阳新闻网》、《中央电视台》、《优酷网》、《四川卫视》、《记者报》、《中国法制传媒网》,《中国传媒新闻网》、《人民日报》、新浪、搜狐、中国东盟传媒、中国环球卫视、《世界财经》等媒体专题报道;燕姐也先后被授予绵阳市“最美家乡人”、“四川好人”、“百名优秀服务先进志愿者”、“四川省慈善公益人物”等荣誉称号。2017年10月荣登央视《向幸福出发》栏目,事迹感动全国亿万观众。2021年9月被中华环球卫视网络传媒集团吸收为该集团名誉顾问,并授予“21世纪中华影响力人物”称号。
       D、无悔人生  情系天涯
       友谊是人生最大的一笔财富,没有朋友的人生就像荒芜的沙漠。朋友在漫漫的人生路上总是推动者我们前进,总是在关键的时候援助我们一臂之力。朋友就是恩人,就是缘分。“患难之交才是真正的朋友,朋友是风雨中的一把雨伞,是艳阳天的一碗清泉。”
       英国伦敦的一家报社曾经悬赏征文对“朋友”一词的解释,其中一个参赛者送去的解释是:“当所有人都离我而去时,仍然在我身边的那个人。”这一语却道出了朋友的真谛和悟性,一个人事业上再成功的人,如果没有一个真心对她的朋友,那么她的人生无论如何也谈不上成功,这样的人当他回顾自己的人生时,会觉得回忆是一片苍白的迷惘。
       提到爱心公益这个词汇,一般我们想到的是成功人士,企业家,大款等,但一位普通的家庭主妇把爱心这个词汇诠释的这样淋漓尽致,实难可贵,“人做一件事不难,难的是多年坚持做一件事”燕姐告诉我她从没后悔过,她付出的是金钱和时间,但她收获的却是满满的爱。这份爱心她会一直的坚持下去。
       人生就是一个大舞台。不该面对的,应该面对的,都要面对,这是一种灵魂的洗礼,也是一种心境的纯澈。古罗马著名哲学家西塞罗说:“人类从无所不能的上帝那里得到的最美好、最珍贵的礼物就是友谊。”
       当温婉的夜色呢喃着一怀幽静,酣醉了所有的梦寐,当溪涧映月流转着一轮明媚,渲染了时光的静寂。
       你将一袭朦胧的身影,幻化成一缕逐云的风,融入了那浩渺的无弦琴乐,是否荡去了辗转于千年离情的缕缕愁肠?
       抚摸岁月的清辉,吟一首深情的诗行,在你相许的心房留下美丽的颤音。你是穿行时空的彩蝶采集的那朵芬芳吗?
       远离了红尘千年,那一尘不染的裙裾能否绽放花香的清幽?那飘远的爱,还能够浸润欲望的纯净吗?那灵动的心扉,还能够盛注如莲般的高洁吗?
       千年的期盼,在山水间婀娜摇曳亘古瞬间,在岁月流转中,修度一个超然的魂灵。将如烟的心事叠起,掖在摇曳的梦里。
       你真的能够用心守侯那一望千年的浓浓亲情吗?细数岁月的花瓣,那片片暗香,可否淡然了一缕往事?那穿越千岁的伊人,你是否捧住了一片白云,你是否掬起了一水清幽,在天上人间,听那清泉叮咚似无意,人生何处不青山?比尔·盖世说过:“一个人永远不要靠自己一个人花100%的力量,而要靠100个人花每个人1%的力量。”你还记得我们燕姐的烧白吗?——
       陈燕表示:她希望更多的人来关注和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她同时表示,如果她身体可以,她将一直坚持到她八十岁为止。如有爱心人士想拥有百年烧白绝密,她愿意顷情传递,也可以把祖传秘方转让到需要传承人的手里!好人一生平安,大爱无疆,真可谓:独特美味霸百年,绵州燕姐献真情;绝技烧白送路人,一片爱心传天下! 
       悠悠岁月,欲说当年好困惑,相伴人间,万家灯火——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她就是这样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了。她就这样一次又一次的涅槃凤凰,完成了她的青春人生使命,我们相信,明天,她的精神和爱心事迹将会激励千千万万的中华儿女,她们也会继续前行,沿着她前进的道路开拓美好的未来。
 
 
责任编辑:蓝乙人 蒙仕荣
万众一心
武汉加油
Copyright ©驰越文化传媒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2028931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1142号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4248号 |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京B2-20224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