擎旗奋楫蒲溪新--东莞市石龙镇蒲溪村党建引领文化兴村叙事
来源:世界财经杂志 编辑:纪亚珂 师轩 时间:2023-05-18
导读:
喜庆二十大,竞发新征程,《世界财经》东莞组团寻访石龙镇。“先去蒲溪,美丽乡村,有如旅游,人文涵养,叙事不尽,绝对不虚此行,更会流连忘返。”在镇委同志带引下,我们首站进发蒲溪村。


天蓝地绿,风生水起,城镇交融,村居富丽,车近蒲溪村,放眼窗外,一幅豁然开朗的旷廓景象映入眼帘。沿着九龙涌一路向北,步行约400米,跨过高大恢弘的蒲溪村牌坊,行走在平坦的村道上,但见一排排原创民居错落有致,一条条村间巷道整洁有序,更有墙体上人文写意的浮雕和彩绘令人应接不暇,予人以赏心悦目的享受。

百年老村,党旗高擎
位于石龙镇西北角的蒲溪村,总占地约0.25平方公里,居住面积约4.67万平方米,辖区常住人口约1200人,其中户籍人口660人。蒲溪,多么富有乡土气息和亲切感受的村名!或有由来。“一湾清溪阔,夹岸蒲艾香。”150年前,几户来自福建莆田陈姓的先人发现此处位于东江北干流南畔,蒲草葱茏,小河绕村,故以“蒲溪”之名建村,而这里地处东莞、增城、惠州三县交汇处,又有“鸡鸣响三县”之称。蒲溪先民多以渡江耕作为生,直至改革开放后,因靠近石龙镇,蒲溪渐进融入该镇旧城区,商业发达,发展加快。新时代以来,随着连接莞增惠的红海大桥建成通车,加上毗邻广东(石龙)铁路国际物流基地、中俄贸易产业园等重点项目交通和地理优势,蒲溪成为穗莞惠经济圈交汇点,被物流界称为“金三角”,同时作为“一带一路”关联产业首地,为石龙乃至东莞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


学以致用,以学促行,蒲溪村党总支积极开展党建共建活动,打通与群众的“最后一米”,推进党建成效在优化村民服务中显现。村党总支与松山湖市场监管分局党总支、东莞农商行石龙支行党支部构建良性互动、双向促进的结对关系,以“为群众办实事”提升为民服务意识,定期开展党建共建活动,通过驻点走访、行走石龙等方式,与村民面对面交谈,倾听村民心想和建议,了解村民诉求并及时解决。

满载人文,珍爱乡愁
石龙史载,蒲溪地处东江咽喉要道,清代曾设东莞水师营分防营汛并筑有炮台的石龙汛。居住在江北干流南面的蒲溪村民谋生只能坐船渡江去北面增城和惠州博罗找地耕作,而两地村民也会渡江前来被誉为“购物天堂”的绿化路商业街,蒲溪渡口渐渐发展成型,并成为连接莞穗惠的重要枢纽,也曾是石龙最热闹的码头之一。


三眼井是蒲溪村一处东莞市不可移动文物,陈氏宗祠和古榕树则是老村百年历史的见证,蒲溪村党总支结合“美丽幸福村居工程”升级改造了 三眼井,并为古榕树修枝整叶,建好围圃,加以重点保护。
深度挖掘域内历史人文内涵,蒲溪村党总支更着眼于社会民生发展,对接现代生活,依托石龙镇城市建设布局,推进全村基础设施建设。对村主街道绿化和道路景观进行升级改造;配合南岸公园建设,在村内建成大型停车场,增设停车位300个,有效缓解老城社区车辆停放难及消防通道易堵塞等问题。同时,在停车场内配建公厕及周边环境美化,人居品质空前提升。还先后投资400多万元实施富民兴村项目,升级改造了健身路径、塘坊小公园、街尾小公园、体育公园等。走在蒲溪村内,转弯遇见美,各个设施齐备的街角小公园随处可见。
此外,蒲溪村还新建了一所综合公共服务中心,整合村安全办、智网调度工作站、人力资源服务站、警务 室、三防办、微型消防站、消防体验馆、居家养老室、退伍军人服务站等职能部门和设备室一站式办公,更好地满足各项工作有序开展和高效服务村民的内在需求。
深化治理,普惠民生
环境优美是区域宜居的核心指标,环境宜居既要建设和优化,更不可或缺维护和保持。近年来,蒲溪村党总支以“美丽宜居蒲溪”建设为目标,借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积极创建“美丽圩镇示范村”,党建引领人居环境和社会治理,促进域内环卫整洁、人居安康。以生活垃圾分类为主攻方向,持续对标推进人居环境整治。重点整治辖区垃圾收集点、卫生死角及河道污染,结合“三清理”“三拆除”“三整治”,定期开展大清洗、“洁净城市日”“河湖保洁日”等活动,彻底整治垃圾乱堆乱放、污水乱排乱倒现象,确保村内卫生干净整洁;积极配合截污管网工程与落实河长制等工作,加持水生态环境全面改善和守护,实现村内河道常年水清岸绿。建设垃圾分类示范片区,配足垃圾分类专用垃圾桶,以点带面的方式,深化属地主体责任和强化行业管理责任落实,推进各类生活垃圾分类收运处理,以终端分类处理设施建设倒逼前端分类,实现全链条发展;推行“门前三包”责任制,与商户签订“门前三包”责任书,设置标识牌,逐街、逐户上门引导商户和住户自管自治,加强门前环境卫生、市容秩序、停车秩序、市政设施保养管控,保持门前干净整洁;对“门前三包”责任制落实不到位的商户加大日常督导,督促其积极开展自查自纠,主动履行卫生保洁责任,真正实现村铺共管、人铺同治、环境同美。近两年来,蒲溪村持续推进人居环境整治,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先后获评石龙镇“门前三包示范村”、东莞市“市容环境优美村”。




责任编辑:纪亚珂 师轩

地区专栏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