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地区专栏 > 广东 >

擎旗奋楫蒲溪新--东莞市石龙镇蒲溪村党建引领文化兴村叙事

来源:世界财经杂志 编辑:纪亚珂 师轩 时间:2023-05-18
导读: 喜庆二十大,竞发新征程,《世界财经》东莞组团寻访石龙镇。“先去蒲溪,美丽乡村,有如旅游,人文涵养,叙事不尽,绝对不虚此行,更会流连忘返。”在镇委同志带引下,我们首站进发蒲溪村。
万众一心
       喜庆二十大,竞发新征程,《世界财经》东莞组团寻访石龙镇。“先去蒲溪,美丽乡村,有如旅游,人文涵养,叙事不尽,绝对不虚此行,更会流连忘返。”在镇委同志带引下,我们首站进发蒲溪村。
       天蓝地绿,风生水起,城镇交融,村居富丽,车近蒲溪村,放眼窗外,一幅豁然开朗的旷廓景象映入眼帘。沿着九龙涌一路向北,步行约400米,跨过高大恢弘的蒲溪村牌坊,行走在平坦的村道上,但见一排排原创民居错落有致,一条条村间巷道整洁有序,更有墙体上人文写意的浮雕和彩绘令人应接不暇,予人以赏心悦目的享受。
       “蒲溪村区位独特,商业集聚,早已生成集市规模,兼而人文丰美,近年来借重石龙镇美丽圩镇创建契机,蒲溪坚持党建引领美丽宜居蒲溪建设,并重发掘蒲溪特有的龙舟文化和渡口文化,令村居优雅蝶变,民生幸福和美。”村党总支书记陈伟贤如是概述蒲溪新发展。
百年老村,党旗高擎
       位于石龙镇西北角的蒲溪村,总占地约0.25平方公里,居住面积约4.67万平方米,辖区常住人口约1200人,其中户籍人口660人。蒲溪,多么富有乡土气息和亲切感受的村名!或有由来。“一湾清溪阔,夹岸蒲艾香。”150年前,几户来自福建莆田陈姓的先人发现此处位于东江北干流南畔,蒲草葱茏,小河绕村,故以“蒲溪”之名建村,而这里地处东莞、增城、惠州三县交汇处,又有“鸡鸣响三县”之称。蒲溪先民多以渡江耕作为生,直至改革开放后,因靠近石龙镇,蒲溪渐进融入该镇旧城区,商业发达,发展加快。新时代以来,随着连接莞增惠的红海大桥建成通车,加上毗邻广东(石龙)铁路国际物流基地、中俄贸易产业园等重点项目交通和地理优势,蒲溪成为穗莞惠经济圈交汇点,被物流界称为“金三角”,同时作为“一带一路”关联产业首地,为石龙乃至东莞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
       “党的领导是蒲溪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根本保证,蒲溪越是高质量发展,越要加强党的建设。”陈伟贤书记深有感触。蒲溪村党总支下设4个党支部,共有党员82名。2021年,蒲溪村先后完成党总支、村委会、股份经济联合社换届选举,实行村正职“一肩挑”模式,有效实现党的领导与村民自治的有机统一,产生村民高度信任的村“两委”班子,推动各项工作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村党总支着力打造一个团结而强有力的领导班子,锤炼一支带头有公信力的党员队伍。”两年来,陈伟贤带领全村党员干部坚持理论学习,强化思想武装,通过“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活动,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讲话、著作为内容,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促进全村党员干部领悟“两个确立”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通过宣讲学习、参观学习、线上学习36场次,持续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同时创新学习形式,利用周边红色资源,组织开展蒲溪村“祠堂里的党课”党群培训项目活动,加强交流学习,相互分享心得,形成良好学习氛围。夯实党建阵地建设,深化党史学习教育,蒲溪村党总支结合乡村振兴建设项目,在村综合文化办公楼建起传统文化展馆——蒲溪村党建展览厅,将“红色故里·生态党原”独特内涵通过艺术形式展现,激发全村村民感受党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学习新思想,奋进新征程,在党的领导下,为全面推进宜居蒲溪建设增添新活力。
       学以致用,以学促行,蒲溪村党总支积极开展党建共建活动,打通与群众的“最后一米”,推进党建成效在优化村民服务中显现。村党总支与松山湖市场监管分局党总支、东莞农商行石龙支行党支部构建良性互动、双向促进的结对关系,以“为群众办实事”提升为民服务意识,定期开展党建共建活动,通过驻点走访、行走石龙等方式,与村民面对面交谈,倾听村民心想和建议,了解村民诉求并及时解决。
       蒲溪村党总支更以党群服务阵地为依托,以党员为核心力量,创新探索党员密切联系群众工作新思路。通过“我为群众办实事”等志愿实践及入户走访等方式,帮助村民亲身感受美丽圩镇建设“看得见、摸得着、得实惠”,实现“问效于民”,促成宜居蒲溪建设发展。
满载人文,珍爱乡愁
       石龙史载,蒲溪地处东江咽喉要道,清代曾设东莞水师营分防营汛并筑有炮台的石龙汛。居住在江北干流南面的蒲溪村民谋生只能坐船渡江去北面增城和惠州博罗找地耕作,而两地村民也会渡江前来被誉为“购物天堂”的绿化路商业街,蒲溪渡口渐渐发展成型,并成为连接莞穗惠的重要枢纽,也曾是石龙最热闹的码头之一。
       因水而兴,渡口见证变迁的渡口文化在蒲溪存在逾百年,不过改革开放后随着东江两岸多座大桥先后兴建,天堑变通途,渡轮过江也渐渐冷清。但紧随渡口文化在蒲溪应运而生的龙舟文化却长盛不衰。即便近年,每逢端午节,不少蒲溪居民都会踊跃参加集体龙舟活动。历史文化与美丽圩镇建设如何有机结合,成了摆在蒲溪村“两委”面前的一大课题。“结合实际、因地制宜是完成该课题的良策所在。”蒲溪对主要街道两侧墙面进行升级,打造“蒲溪大型乡村墙体彩绘”,将沿江道路打造龙舟文化长廊,以浮雕和彩绘的艺术化创作手法将渡口及龙舟文化呈现在墙面,并采用低压LED灯作为光源形成灯光效果,让蒲溪敢为人先、奋力拼搏的百年龙舟精神得以活灵活现地展示在群众面前并被代代相承。2022年,蒲溪村连续12次在石龙镇、中华龙民俗文化节“聚龙宜居”龙舟邀请赛、锦标赛等活动中摘金夺银,并多次被评为石龙镇“体育先进社区”、“文化工作先进单位”。
       东江北干流传承着源远流长的蒲溪文化,更滋养着世世代代的蒲溪人。蒲溪村党总支格外珍惜这一上天恩赐,注重改善水生态,保护历史文化。蒲溪村党总支积极协助蒲溪渡口纳入东江北干流石龙南岸整治工程建设,同时全力推进南岸公园建设相关配套项目,实现园林景观与防洪堤相结合,南岸绿化环境显著提升。而今,成为历史的蒲溪渡口原址,已蝶变为一条兼具疏浚、防洪、交通与景观功能的沿江风光带。站在焕然一新的亲水平台上,远看一江碧水,近处清新的绿岸河堤、整齐的驳岸交通相互辉映,心旷神怡。而集休闲公园、观水台、古码头、观景平台、文化长廊于一体的东江北干流石龙南岸,更成了深受人们青睐的网红打卡点和村民休闲锻炼的好去处。
       三眼井是蒲溪村一处东莞市不可移动文物,陈氏宗祠和古榕树则是老村百年历史的见证,蒲溪村党总支结合“美丽幸福村居工程”升级改造了 三眼井,并为古榕树修枝整叶,建好围圃,加以重点保护。
       深度挖掘域内历史人文内涵,蒲溪村党总支更着眼于社会民生发展,对接现代生活,依托石龙镇城市建设布局,推进全村基础设施建设。对村主街道绿化和道路景观进行升级改造;配合南岸公园建设,在村内建成大型停车场,增设停车位300个,有效缓解老城社区车辆停放难及消防通道易堵塞等问题。同时,在停车场内配建公厕及周边环境美化,人居品质空前提升。还先后投资400多万元实施富民兴村项目,升级改造了健身路径、塘坊小公园、街尾小公园、体育公园等。走在蒲溪村内,转弯遇见美,各个设施齐备的街角小公园随处可见。
       此外,蒲溪村还新建了一所综合公共服务中心,整合村安全办、智网调度工作站、人力资源服务站、警务 室、三防办、微型消防站、消防体验馆、居家养老室、退伍军人服务站等职能部门和设备室一站式办公,更好地满足各项工作有序开展和高效服务村民的内在需求。
深化治理,普惠民生
       环境优美是区域宜居的核心指标,环境宜居既要建设和优化,更不可或缺维护和保持。近年来,蒲溪村党总支以“美丽宜居蒲溪”建设为目标,借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积极创建“美丽圩镇示范村”,党建引领人居环境和社会治理,促进域内环卫整洁、人居安康。以生活垃圾分类为主攻方向,持续对标推进人居环境整治。重点整治辖区垃圾收集点、卫生死角及河道污染,结合“三清理”“三拆除”“三整治”,定期开展大清洗、“洁净城市日”“河湖保洁日”等活动,彻底整治垃圾乱堆乱放、污水乱排乱倒现象,确保村内卫生干净整洁;积极配合截污管网工程与落实河长制等工作,加持水生态环境全面改善和守护,实现村内河道常年水清岸绿。建设垃圾分类示范片区,配足垃圾分类专用垃圾桶,以点带面的方式,深化属地主体责任和强化行业管理责任落实,推进各类生活垃圾分类收运处理,以终端分类处理设施建设倒逼前端分类,实现全链条发展;推行“门前三包”责任制,与商户签订“门前三包”责任书,设置标识牌,逐街、逐户上门引导商户和住户自管自治,加强门前环境卫生、市容秩序、停车秩序、市政设施保养管控,保持门前干净整洁;对“门前三包”责任制落实不到位的商户加大日常督导,督促其积极开展自查自纠,主动履行卫生保洁责任,真正实现村铺共管、人铺同治、环境同美。近两年来,蒲溪村持续推进人居环境整治,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先后获评石龙镇“门前三包示范村”、东莞市“市容环境优美村”。
       “宜居蒲溪”,村党总支同步发力平安稳定。聚焦安全生产,村与企业单位签订专项工作责任书,强化责任落实和任务分解,并结合企业复工复产和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及时摸排化解安全隐患。突出公共安全宣传,契合“安全生产月”“安全生 产大检查行动”,开展安全生产培训、消防演练,不断提升企业、商户和村民的安全意识和防护能力。抓实春节、清明等节前节后安全大检查,深化人员密集场所、危化品和烟花爆竹等专项安全整治活动。聚焦社会治安,村党总支组织领导坚强有力,成立由党总支书记陈伟贤为组长的信访工作领导小组,牵头协调解决信访工作突出问题,班子成员“一岗双责”抓好抓实分管业领域信访工作。主动出击化解矛盾,将信访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每周班子例会研判信访及矛盾纠纷排查。建立“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长效机制,加强巡查线索摸排,组织村民代表、党员、村工作人员开展拉网式重大矛盾纠纷排查,及时发现恶势力犯罪苗头和线索,并解决上级转发信访事件8起,有效实现域内和谐安定。蒲溪村也因此荣膺东莞市“平安社区”“文明标兵村”等殊荣。

       擎旗奋楫,蒲溪簇新。近年来,蒲溪村党总支深化党建,优化引领,带领全村党员干部群众强建设,兴文化,重治理。惠民生,全村面貌惊变,民生质量跃升,深受上级党组织和全村村民同声赞誉,连续多年被中共石龙镇委授予“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拨冗受访的陈伟贤书记更放眼未来,他表示,蒲溪村党总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加强党建引领,持续改善人居,接续美化生态环境,把握发展机遇,倾力打造整洁有序、生态宜人、文明和谐、富丽幸福的“宜居蒲溪”!

责任编辑:纪亚珂 师轩
万众一心
武汉加油
Copyright ©驰越文化传媒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2028931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1142号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4248号 |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京B2-20224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