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六大“高地”,常平召开落实文化强市建设工作推进会
来源:常平融媒 编辑:梁翠婷 时间:2023-07-26
导读:
7月26日下午,常平召开落实文化强市建设工作推进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论述精神,落实东莞市推进文化强市建设大会的决策部署,详细部署下阶段文化强镇建设各项工作,高标准高质量推进文化强镇建设。

7月26日下午,常平召开落实文化强市建设工作推进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论述精神,落实东莞市推进文化强市建设大会的决策部署,详细部署下阶段文化强镇建设各项工作,高标准高质量推进文化强镇建设。
镇党委委员香晓棠,镇宣教文体旅办、文化服务中心等部门(单位)有关负责人,各村(社区)宣传委员参加会议。

会议指出,3月11日,我市召开推进文化强市建设大会,对“双万”新起点上推进文化强市建设进行全面动员、全面部署,要求全市各级各部门深刻认识到建设文化强市是强化思想引领的必然要求、是传承和弘扬城市优良传统的重要载体、是塑造城市文化精神内核的关键抓手、是拥抱时代、紧跟潮流的迫切需求,以更大力度推进文化强市建设,推动高质量发展,打造中国式现代化东莞实践。
会议强调,镇宣传文化系统要进一步强化思想引领的向心力、传承传统的凝聚力和紧跟潮流的创新力,让城市文化形象更加聚拢、更加鲜明,让常平这个东莞东部中心更有厚度与温度,更富活力与魅力。要突出重点,深刻把握建设文化强市的实施路径,讲好常平故事,优化文化服务供给,做好文化传承,打响文化品牌,提升文旅消费竞争力。要加强组织,构建“大宣传”“大文化”格局,加快建立镇村两级文化强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强化支撑保障和人才队伍建设,为文化强市建设蓄势赋能,谱写好新时代常平文化繁荣发展新篇章。
延伸阅读:
高标准、全方位推进文化强市建设
为高标准、全方位推进文化强市建设工作,接下来,镇宣传文化系统将在打造思想引领传播实践高地、打造全域文明融合发展高地、打造文化供给引领示范高地、打造文化产业集聚创新高地、打造岭南文脉传承焕新高地、打造对外传播能力建设高地等六方面持续发力,为推动常平加快实现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文化力量。
打造思想引领传播实践高地

构建完善覆盖镇村的立体式百姓宣讲网络,做强“干部讲政策、专家讲理论、百姓讲故事”宣讲矩阵,统筹机关单位、村(社区)、党校、企业等资源,形成涵盖多领域的宣讲体系,以“榕树下的声音”“常学堂”“河畔之声”学习宣讲品牌为重要载体,持续开展莞邑百姓宣讲“六进”活动。
打造全域文明融合发展高地
一是全面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站)规范化、标准化建设,加强过程性管理与督导。推动建设青年人才创新港、常平口岸分局、广东省银瓶集团、常平镇教育管理中心4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点,协助朗洲村建设“第一方阵”的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围绕“五色花计划”,打造文明实践活动品牌。二是推进文明共享计划。
打造文化供给引领示范高地

一是打造“书香常平”品牌,年内推动2个城市阅读驿站加快选址建设,继续高质量开展读书节及品牌系列活动,进一步提高图书采购量,落实配套RFID技术应用,持续深入推进“书香机关”“书香乡村(社区)”建设工作。二是加强与市文广旅体局对接,高质量完成大型原创音乐剧《东莞东》首演工作。三是整合镇内场地资源,办好“文采四季”“火柴盒”东莞常平城市艺术Time等活动,指导入选的5个东莞共享文化空间主体发挥特色优势,为群众就近参与文化馆公共文化服务提供便利。四是积极对接东莞剧院联盟,推动各类演出、品牌活动驻点大剧院演出。五是深入各村(社区)督导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提质增效、特色精品示范村打造以及“城中村”文化示范点创建等工作,确保完成年度任务。
打造文化产业集聚创新高地
一是推出特色文化旅游线路,策划“七彩常平·出彩常平”旅游系列线路产品。二是整合活力、潮玩、文创、科技、文化、美食等多元旅游资源,创新制作常平文旅宣传片,激发文旅消费活力,促进文旅市场全面复苏。
打造岭南文脉传承焕新高地

高标准做好李任之故居、中共东莞县委机关旧址等历史建筑、文物古迹的保护和活化利用,进一步做好“舞木龙习俗(端午游木龙)”等省级“非遗”项目的宣传推广。
打造对外传播能力建设高地

做好主题主线宣传工作,高质量完成常平城市宣传片,推出更多融媒产品,提升“常平发布”微信公众号、视频号的传播力和影响力,优化提升“直播常平”功能,推动媒体传播工作提质增效。
责任编辑:梁翠婷

地区专栏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