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村崛兴非遗风--东莞市茶山镇南社村打造“湾区传统文化活态体验区”掠影
来源:世界财经杂志 编辑:纪亚珂 时间:2023-09-06
导读:
乡村秀美游人醉,绝境方知在南社。 南国的八月,酷热难当,却挡不住游客向往美景的脚步,最多的是结伴而来的亲子游,让南社村平添了更多欢乐祥和与青春活力。 对南社心仪已久,暑假正好带孩子出来,南社自然是首选,来这里感受一下古村的风貌,领略这里丰富


乡村秀美游人醉,绝境方知在南社。
南国的八月,酷热难当,却挡不住游客向往美景的脚步,最多的是结伴而来的“亲子游”,让南社村平添了更多欢乐祥和与青春活力。
“对南社心仪已久,暑假正好带孩子出来,南社自然是首选,来这里感受一下古村的风貌,领略这里丰富而独特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位游客道出了不少市民同样的心情。
不啻于大规模具有岭南特色保存完好的古建筑景点引人入胜,南社村正在弥漫的非遗风情更让众多游客心旷神怡。“这些非遗文化尤其让孩子眼界大开,启智增慧,真可谓受益匪浅,不虚此行……”
“与诸多秀美乡村迥然有别,南社村的特立独行之处在于源远流长的岭南文化底蕴,更在于其创新传扬的非遗文化内涵。”南社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谢柱成畅谈,南社村落是国字号“乡村旅游重点村”“历史文化名村”“4A级旅游景区”,近年来倾情打造“湾区传统文化活态体验区”内涵流淌,有效探索出一条“非遗+文旅”的古村落保育活化新路径,被誉为东莞古村落发展的“南社模式”。
明清村落,享誉华夏
去南社村,交通便捷,开车或坐公交均可,找到茶山镇就能抵达。
位处东江之南、寒溪河之东的马头岭与樟岗岭之间,南社村距东莞市中心区18公里,离茶山镇中心区2公里。村域占地4.13平方公里,下辖7个村民小组,户籍人口3960人,外来人口约2.2万人。
史载,远在南宋时期,南社即已立村,迄今有800多年历史。因村落建于南畲塱边,故名南畲,因畲与蛇同音,而蛇为民间所忌,到清康熙年间,以“社”代之而改名为“南社”。
有史以来,南社村沿袭着以农业为主的生产方式。改革开放后,工业化持续推进,传统农业逐渐衰退。而今,全村工商业较为发达,村建有厂房等集体物业20万平方米,集体资产总额4.6亿元。
令人惊喜的是,在风起云涌的经济大潮中,南社村保持着可贵的心志清醒,守住了历史惠赐的人文珍奇。
走进南社村,目之所及皆然原生态,大片埔田簇拥的小山包种满荔枝。村中心长形水塘边古榕绿叶婆娑,整个村子布局神如一艘大船,古榕树则是一张帆。一排排雕花翘檐式古民居庙宇,栉次鳞比在由四个水塘连成的一水两岸,更显得古朴、典雅,仿佛一座别致的世外桃源。这些以明清时期为主的古建筑,具有浓郁的岭南风格。

村里人介绍,明末清初,南社村民意在守卫家园,花了8年时间在村庄周围修建7米高、2米宽的围墙。岁月流转,真情守望,古村落得以在烽火中幸免于难,并渐进兴盛,至今存续完好。
南社村古建筑依托村中长塘并利用自然山体分布,环境优美,规模宏大,格局协调,现存祠堂30间,店铺、庙宇、巷道、门楼、亭阁、古墙、古井、古民居多达250余座,集成11万平方米的古村落,其中谢氏大宗祠、百岁坊、家庙、资政第为明清建筑的典型代表。

南社村是一座以谢氏家族为主的血缘村落。采用歇山屋顶的谢氏宗祠建筑工艺精湛,为东莞地区祠堂少见。
百岁坊为明万历年间,朝廷为同时年过百岁的南社村民谢衍夫妇所建。其坊祠结合,布局奇巧,1993年被列为东莞市文物保护单位。

谢遇奇家庙为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纪念武进士、官至总兵官的谢遇奇而建,1993年被列为东莞市文物保护单位。
具有浓厚的岭南风情及珠三角水乡特色,南社村古建筑群落是我国保存着较为完好的明清古建筑群之一,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和开发利用价值,成为中国民族优秀建筑魅力名村,被国务院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先后获评“中国传统村落”“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全国文明村镇”“中国景观村落”等多项国字号殊荣,以及更多省级美誉。2015年以来,南社村连续14次登上央视节目,使南社村、茶山镇乃至东莞市深厚的历史文化和独特魅力呈现在全国人民眼前。
活态体验,别样风情
一直以来,茶山镇和南社村高度重视古民居保护和开发,加快南社村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进程,景区形象焕然一新,南社古建筑群创建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村)”,南社村也先后入选“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名单,并获“广东省文化和旅游特色村”等十多项省级荣誉。
近几年来,茶山镇和南社村全面升级南社古村景区,突显古村建筑景点,同时依托本村特色文化、名人轶事等文化资源,活化建成“南社人家”乡村风情体验区,致力打造“传统文化活态体验区”。

2023年“五一”假期,南社村景区上新了一系列“古风”旅游项目,包括游船粤剧、醒狮表演、乡村音乐、古琴、香道、农耕巡游、婚庆巡游表演、梦回南社情景剧体验等。市民游客在南社古村不仅尽情欣赏美景,了解岭南文化风情,还观看精彩表演,体验汉服,品尝蒲米、松糕等传统小吃,消遣不一样的慢生活。
而“5·21”国际茶日的南社村更为惊艳。作为2023年茶山茶园游会收官活动,茶山在南社村举办了一场“大唐茗会”,重现中国茶文化发展鼎盛时期煎茶、分茶、品茶文化,令人叹为观止,回味无穷。

根据唐代名画《茗会图》(又名《宫乐图》)所描述的茶会雅集改编创作的“大唐茗会——2023年国际茶日南社唐代茶文化雅集”,以“虢国夫人”杨氏邀请高朋英杰,共赏才华,品茗人生为主线,通过虚构的文人雅士聚会情境,将原本生活在唐代不同时空中,且能代表特定唐代文化的名人“邀请”到一起,将开元盛世的煎茶、唐诗、唐楷、茶经、乐舞等唐代文化特征兼收并蓄地熔于一炉,堪为精彩绝伦。
该情景剧以歌舞《长安赋》拉开序幕,用歌舞尽显大唐开元盛世之景。随后,“玉娘子”现场展示唐代煎茶制作步骤。宾客中“茶圣”“陆羽”带领品茶,感叹“观其汤色清亮、茶香悠长,品其味醇厚甘鲜,甚好啊!”同样是座上宾的吴中四士之一的“张若虚”,随着琵琶伴奏诵读新作《春江花月夜》助兴。接着,宾客“灵丝”和“玉郎”琴箫合奏一曲《半山听雨》献乐。文化艺术一脉相通,夫人侄子“杨侍郎”已是研习颜真卿久矣,带来墨宝供宾客品鉴助兴。最后,夫人家一位来自西域的“胡旋女”则以舞蹈表演《盛唐乐坊》作为压轴。

“活动无异于一场茶文化盛宴,透过制茶、舞蹈、诗词,可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而且跟南社古村文化情境非常融合。”现场游客纷纷点赞。本次茶会雅集活动同时通过12家网络平台同步直播,让1179.45万人次获得了这场难得一见的茶文化视觉享受。
据了解,这是茶山镇第三年在南社村举办古代茶会情景剧活动。2022年同一时间,茶山镇在南社村上演了一场“清代荷花茶会”,以明顾元庆《云林遗事》及其对《茶谱》点校所记录的荷花茶制作方法为史实依据,以清沈复《浮生六记》中所述“芸娘”与荷花茶故事为基础,对荷花茶制作与饮用方法进行发掘、整理、再现与传播。

非遗集萃,至情传扬
近年来,南社村创新发展文化旅游的脚步永远朝前迈。
在东莞市、茶山镇的大力支持下,南社村突出“非遗”特色,挖掘提升“南社九大簋”“南社斋醮”等省、市级民俗类非遗项目。同时,探索“非遗+文旅”的发展新路径,常态化举办“学研行”阅读体验等非遗传承活动,开展“南社村忠孝文化节”等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擦亮 “孝德文化”特色文化品牌,探索出一条极具茶山特色的古村落保育活化的新路,被誉为东莞古村落发展的“南社模式”。
2023年,南社村更是引进深圳百师园文化产业公司,传承古村资源,加快构建以“一村”(南社古村)、“一核心”(大湾区)、“两馆”(非遗传承博物馆、中心馆)、“两延伸”(百师研学基地、百师名宿)为构架的“湾区传统文化活态体验区”,实现在地文化的重新演绎。
在建的“湾区传统文化活态体验区”选用东莞古建筑“灵魂”燕岭红石,保持明清古建筑特有色调。同时捕捉南社建筑、民俗灵感,以鲤鱼、鳌鱼仿生造型作为设计元素,传承其地方特色的美好寓意。
“非遗传承博物馆”分为三层。首层为国家非遗展,将展出170余件国家级非遗藏品,使中华千年文化通过游客最直观方式接触非遗、了解非遗艺术价值。二层为地方非遗展,将展出66种省级展览品。三层为传承人非遗展,将展出35位非遗大师个人非遗藏品展览,其中国家级非遗传承人11位。此外,还将以数字化技术助力建立“线上博物馆”,作为对集群导视指引和作品补充,亦有利于更好地推广。
据了解,东莞龙舟、东莞千角灯、莞香制作技艺、石湾艺术陶瓷、佛山剪纸等国家级非遗项目,茶山公仔、莞草编织、彩扎、虎头花灯等广东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也荟萃于“湾区传统文化活态体验区”,并将得到全新的设计和完美的展现,予人更多的非遗项目体验。
灵动活泛的非遗体验还在百师研学基地,将西门市场将被打造为“非遗集市”式的百师研学基地,“非遗集市”以商业模式运营。其中一楼为“非遗集市”,现有商铺将改造非遗研学体验区,现场会有非遗传承人跟游客互动,传授技艺。二楼设有特色餐饮大厅,可供旅行团队、学生研学、单位团建等就餐之用,二楼平台设置露天茶座。

传承是非遗文化工作中最为重要的一环,小客容量的大师传艺课,与宿集客房住宿搭配,可丰富游客体验体验。系列式课程设计,有效针对亲子市场,满足父母对孩子课余素质教育需求。在建的“湾区传统文化活态体验区”将优秀非遗文化融入南社村民宿设计中,让带着历史印记感的非遗文化成为空间亮点,增加游客旅程体验。
南社村党委书记谢柱成乐于提及,坚持“见人见物见生活”的设计理念,首创“1+N”“非遗+”机制,推进“非遗+制度”“非遗+活动”“非遗+课堂”“非遗+宣讲”四大体系建设,系统形成非遗工作年历,探索非遗与文旅融合发展新路径,打造“传统文化主题景区”“非遗村”,使南社村成为岭南旅游目的地、国内外知名旅游景点。
满溢古风,绝境景观已让人流连;崛兴非遗,非遗旅游更令人向往。可以预期,“湾区传统文化活态体验区”开放后,南社村这个名符其实的“东莞第一古村”将真正开启“一场品茗非遗的文化之旅”。
责任编辑:纪亚珂

地区专栏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