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地区专栏 > 广东 >

六甲村:环境产业齐头并进 多元共治出新出彩

来源:横沥融媒 编辑:朱伟红 时间:2024-04-28
导读: 编者按 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是广东高质量发展的头号工程。此前,横沥着力构建1312典型引领工作体系,即打造一个创先典型镇、3个典型村,抓好12大行动,从产业、规划、绿美、村容村貌等出发,全力重塑发展优势、打造经济增长新引擎,加快构建更高水平
万众一心
编者按
“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是广东高质量发展的头号工程。此前,横沥着力构建“1312”典型引领工作体系,即打造一个“创先”典型镇、3个典型村,抓好12大行动,从产业、规划、绿美、村容村貌等出发,全力重塑发展优势、打造经济增长新引擎,加快构建更高水平城乡融合发展格局。
为更好宣传横沥推动“百千万工程”实施的生动故事,现推出《百千万看这“沥”》系列报道,以走进村(社区)一线深入调研、对话党组织书记的形式,挖掘“百千万工程”落地落实过程中的新思路、新举措、新作为,一窥横沥在推动新一轮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本期走进六甲村,以飨读者!
当你走进六甲村,焕然一新的精致村舍映入眼帘,房前开阔舒适,阡陌交通整齐划一,村民或是在广场散步,或是忙于田间——干净整洁的人居环境与美丽的自然风光交相辉映,一笔一画勾勒出和美乡村图景。
 
这些身边的变化,让村民们不禁感叹:“环境变美了,居住条件也更加舒适了。”从“其貌不扬”到“颜值刷新”,六甲村实现了新蜕变。当前,该村正抢抓“百千万工程”机遇,狠下功夫,奋勇争先,进一步激发辖区高质量发展强劲动能,奋力在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上取得新突破。
乡村刷出“新颜值”
漫步村中小路,粉刷一新的旧墙壁上,饱含乡土韵味的墙绘让人耳目一新。一座座错落有致的村舍,在沿路的小菜园、小公园装点下,让人仿佛置身于美丽的田园画卷之中。
安康路是进入六甲村的主巷道,原本残旧单一的水泥墙面上绘上了具有民风习俗特征的彩绘,或记录乡村趣事,或描绘田园风光,重现儿时回忆。各具风格的彩绘图案,让水泥墙生动起来,展现了乡村的活力和美丽。
门前的园子围起竹篱笆,铺上彩砖曲径,还别出心裁地摆上一围石桌椅。一番改造,原本的“土园子”瞬间成了别致的小花园……结合“美丽庭院”建设,六甲村积极发动党员群众、妇女等主动参与创建,打造出一批“美丽庭院”示范户。同时,以点带面将安康路沿路打造成“美丽庭院”示范路,从家庭“一处美”到全村“整体美”,持续添绿增美。
值得一提的是,原本脏乱差、杂草丛生、垃圾成堆的闲置地摇身变成小菜园、小果园、小花园、小公园。再往里走,路边、街角、屋角,目光所及之处都是绿意盎然——这是“四小园”带来的新景象。
打造和美乡村、建设美丽圩镇是推进“百千万工程”的重要抓手,而人居环境综合整治,是必须打好的一场硬仗。近年来,六甲村坚持把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作为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的重要抓手,通过环境卫生整治、生活污水治理、小微水体整治、危旧农房整治、田间窝棚整治等方面全面开展本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不断改善人居环境。
一方面深入开展“三清三拆三整治”工作,把旧村的村道、巷道共6000多平方米进行硬底化全覆盖。把村民房屋周边的明渠改暗渠,村道彻底硬底化。另一方面,对六甲安康路、安康一路、安康二路、安康三路实施沥青路面升级、增设停车线、增加减速带等措施,推动村道面貌焕然一新。
“现在六甲村环境特别好,村道、屋前屋后变得干净整洁,交通也很方便,吸引了很多企业来我们村发展。”村民香女士看到家乡的变得这么好,心里特别高兴。
“接下来,我们将在‘平改坡’方面下功夫,制定‘三线落地’方案,分步实施,率先对安康二路空中管线进行落地整治,消除潜在的安全隐患,同时解决停车难问题,不断提升人居环境。”六甲村党总支书记香富钦说。
产业发展“加速跑” 
“工业立镇”“投资年”等这些关键词,构筑了横沥高质量发展的“四梁八柱”。眼下,以开展“投资年”行动为突破,横沥正坚持项目为王、招商为要、落地为大,狠抓项目“谋立推建”,全力打造高质量发展新的增长极。
项目效果图
对六甲村而言,抢抓利好政策机遇,立足自身资源禀赋,招引优质项目落地,是推动产业发展加力提速的重要着力点。当前,六甲村有工厂企业约50家,主要以模具、五金、玩具、电子产品为主,厂房出租率100%,总体经济发展持续向好。
项目效果图
为打好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组合拳”,六甲村通过盘活闲置土地资源,利用各类平台资源引进项目等方式,着力拓展产业发展空间。位于该村六兴路东段,约5214㎡的地块已成功引入市一重大项目,将建设高标准产业厂房,预计每年为六甲村增加40万元的收入,带动村集体经济增收。
项目效果图
另外,六甲村还深入实施“工改工”项目。东莞市润佳实业投资有限公司约34.1亩“工改工”项目,计划今年8月开始实施,将现有2.7万平方米建筑面积进行改造,改造后将建成总面积6.1万平方米的新型厂房。另外,六甲村计划与东莞高文内衣制品有限公司以合作模式,将其原有82.6亩土地重新按照3.0至3.5的容积率,申请“工改工”改造,计划从今年起分两期实施,将原来4万平方米厂房改造成超19万平方米的厂房,预计在三年内完成建设。
“六甲村想方设法探索多元化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有效途径,因地制宜巩固特色产业。”香富钦表示,实施“百千万工程”,归根到底就是发展村集体产业,盘活开发新资源,着力把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确保农村资源“活”起来,农民腰包“鼓”起来。
 
多元共治“幸福里”
 
产业振兴挺起乡村经济脊梁,基层治理则能托起村民幸福生活。在香富钦看来,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仅要大处着眼,还要细处着手。
在增进人民群众幸福感方面,六甲村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在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上下功夫,多举措提升乡村环境质量和治理效能,合力推动村域环境卫生提升、基础设施建设等各项民生实事见实效。计划打造“家门口”的儿童公园,配备一批儿童综合游乐设备,同时融入家庭、家教、家风元素及科普内容等,为孩子提供一个舒适、安全、宜教宜乐的欢乐世界。
不久前,六甲村倡导全体党员带头、发动各方企业及乡贤参与“认捐认种一棵树”乡村绿化建设行动,在龙泉路与龙泉一路交汇处种植约120棵黄花风铃树,由认捐认种的党员及自愿参与的企业负责树木的日常养护,推动党员发挥表率作用,让辖区居民增添休闲娱乐的新去处,示范带动群众共建绿美家园。
在强化公共配套建设提升方面,六甲村夯实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计划通过在全村14个机动车主要出入口设置智能化道闸系统,实行24小时专人封闭管理,合理划定停车场点,精准增加停车设施,保障群众停车刚需。同时建立健全教育劝导和处罚机制,增强群众“秩序”意识,引导辖区车辆有序停放。
此外,六甲村还通过组建党群志愿服务队,围绕村的党群服务、共建花园、环境保洁、关爱老人、矛盾纠纷化解等内容,开展相应的村居治理服务,有力引导党员和群众等多元力量参与村公共事务,形成多方共治乡村治理格局。通过不断提高公共服务水平,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接下来,六甲村将在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等方面下功夫,努力壮大集体经济,大力发展富民兴村的新产业新业态,让村集体和村民的腰包鼓起来,激发乡村振兴强大动能,推动“百千万工程”出新出彩。
责任编辑:朱伟红
万众一心
武汉加油
Copyright ©驰越文化传媒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2028931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1142号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4248号 |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京B2-20224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