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地区专栏 > 广东 >

文化赋能“百千万工程”--“院士村”东莞市桥头镇邓屋“百千万工程”启动

来源:世界财经杂志 编辑:纪亚珂 时间:2024-05-17
导读: 院士村桥头邓屋百千万工程启动背景 自百千万工程实施以来,桥头镇委镇政府高度重视,严格按照省委1310具体部署和市委工作要求,持续推进1239典型引领示范体系,建立完善工作机制,以头号力度推进头号工程,大力实施制造强镇、生态立镇、文化活镇、人才兴镇四
万众一心
“院士村”东莞市桥头镇邓屋“百千万工程”启动背景
       自“百千万工程”实施以来,桥头镇委镇政府高度重视,严格按照省委“1310”具体部署和市委工作要求,持续推进“1239”典型引领示范体系,建立完善工作机制,以“头号力度”推进“头号工程”,大力实施制造强镇、生态立镇、文化活镇、人才兴镇“四大战略”,推进产业项目、平台空间、美丽城镇、营商环境、社会民生“五大建设”,提炼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先进经验做法,全力推动桥头实现高质量发展。
       2024年以来,桥头全力抓好重点项目、推动经济发展、打造美丽乡村、建设绿美桥头、动员社会力量、动员社会力量等方面工作,抓紧抓实“百千万工程”。在打造典型亮点项目工作方面,桥头深入挖掘本地资源优势,加快推动邓屋、迳联旧村改造项目动工,全力打造旧村活化典型。今天启动的“院士村”桥头邓屋“百千万工程”,激活了乡村振兴发展的生机和活力,助力桥头加速提速实施“百千万工程”。
邓氏家族  一门五杰
       邓屋村建村历史悠久、人文底蕴深厚,素来有耕读传家、诗书继世的优良传统,先后培育出了中国著名土壤专家、农业教育家邓植仪,化学工程专家邓鸿仪,爱国企业家邓盛仪,中国科学院院士、激光先驱、“两弹一星”功臣邓锡铭,中国著名邮票设计师邓锡清等各行各业的杰出人物,享有“邓氏家族,一门五杰”的美誉。
       近年来,桥头充分挖掘邓屋村历史文化内涵,依托华南教育历史研学资源和广东省古村落人文底蕴,顺利建成“坪石先生”邓植仪、邓盛仪陈列馆,高规格打造邓屋村“华南教育历史研学点”,成为讲述“坪石先生”学术报国精神、弘扬邓屋名贤崇文重教家风的重要研学实践和教育宣讲场所。
       同时,桥头陆续出版《邓屋村文化景观志》《烽火坪石》《邓盛仪:家国情怀赤子心》《邓锡清 邮票艺术与追梦人生》《土壤学家邓植仪》《邓植仪:泥土上的歌者》《激光先驱邓锡铭》等书籍,弘扬东莞先贤文化,进一步提升文艺创作质量和水平,发挥文艺精品的示范和带动作用。
推进邓屋古村落二期建设工程
       今年,邓屋村计划结合“百千万工程”的实施,以“坪石先生”邓植仪和邓盛仪陈列馆二期展厅建设为核心,围绕红色科教文化主题,重点推进“城中村改造项目”桥头邓屋古村落二期建设工程。
       该项目规划范围面积约为11684.41㎡,项目投入总预算为1400万元,其中工程建设预算约1100万元,展览陈列预算约300万元。现处于动工前期筹备阶段,计划6月确定施工单位,6月底项目动工。主要包括东源广场、主入口空间、研学堂和树下讲坛建设,名人祖居的修缮及专题展览,沿街立面改造、南北门楼、文旅中心、粤书吧、舒心驿站活化及环境提升等建设内容。
打造邓氏名贤IP 盘活名贤文化
       按照市委工作要求,结合桥头镇文化活镇战略及东莞市文化强市“一镇一品牌”打造要求,2024年,桥头镇计划聚焦桥头邓氏家族,打造桥头邓氏名贤IP品牌,用好“院士村”的金字招牌,让名贤精神焕发时代生命力,增强城市底蕴,助力文化强市建设,走出一条城市文化传承可持续发展之路。
       下来,桥头将全面启动邓屋“院士村百千万工程”,通过深入挖掘邓屋名贤事迹,修缮保护名人故居,整治提升村庄环境,全面优化乡村风貌,进一步擦亮邓屋“院士村”文化名片,推动邓屋名贤文化融入古村落开发保护,为乡村振兴注入更多人文活力。另外,通过打造文艺精品,盘活名贤文化。计划打造大型话剧《弦歌四野》,以邓植仪与其夫人为主线,拉开岁月长河的大幕,在舞台上重现邓植仪爱国救国的感人事迹,计划于2024年进行公演。
责任编辑:纪亚珂
万众一心
武汉加油
Copyright ©驰越文化传媒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2028931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1142号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4248号 |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京B2-20224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