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风借力深耕 打造和美乡村--东莞常平苏坑村落实“百千万工程”推动村域发展成效显著
来源:世界财经杂志 编辑:纪亚珂 时间:2025-03-21
导读:
苏坑村,位于东莞常平镇西部,村域总面积3.8平方千米,下辖11个村民小组,户籍人口4263人,常住人口约1.5万多人。清嘉庆年间,屋厦桥梓村民迁居此地搭建蚕馆和蔗寮,后逐渐形成村落。建村时,村中文人提议取名蘇坑,取蘇字上为草字头,下由鱼和禾字组成,寓绿


近年来,苏坑村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省委十三届二次全会精神,认真落实省委“1310”部署和市镇“1079”典型引领体系工作要求,立足常平镇“东莞东部中心、东部重镇、商贸名城”发展定位,以落实“百千万工程”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全力推动村域发展二次振兴,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狠抓党的建设,夯实引领力量
近年来,苏坑村始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党建统领,以高水平治理推动高质量发展,扎实推动落实基层党建三年行动计划重点任务,坚持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和重点任务同安排、同部署,全面彰显党员存在,擦亮党建品牌。
严格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落实全面从严治党和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经常开展谈话提醒工作,警示教育活动,不断提高党员干部的党纪意识和廉洁自律意识,筑牢反腐倡廉思想防线。积极开展星级堡垒党组织创建工作。建设党建主题公园,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党誓词、党史教育等红色文化,让广大党员干部群众能够在休闲娱乐中感受到党的光辉历史,传播积极向上的精神,激励广大党员干部肩负使命、踔厉奋发。

二、把牢发展根基,高质发展经济
组织班子成员、村委干部,对“高质量发展”“乡村振兴”“百千万工程”等的认识、认知问题,展开深入学习,掌握其目标定位、工作重点、努力方向等知识要点,贯彻发展新理念,统筹谋划集体经济、重点项目等任务目标,因地制宜补短板强弱项,持之以恒推进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不断取得新的成效。


三、提升人居环境,助力乡村振兴
近年来,苏坑村全面贯彻乡村振兴战略,以“百千万工程”建设为导向,加大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力度,形成机制健全,保障到位,工作落实、规范运行、长效治理的管护格局。为此,苏坑村坚持每月开展“洁净城市活动日”活动,强化市容环境卫生,提升城市功能品质,提高群众的满意度。重点开展乱停放、乱摆卖、乱堆放等“六乱”整治工作,刷新了乡村底色,为老百姓营造一个祥和、靓丽、温馨的生活环境。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苏坑村积极响应常平镇深入推进“美丽家园”建设工作的号召,深入推进“美丽庭院”项目建设,带领全村广大群众和家庭积极参加“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为了加快推进老旧区的微改造,小提升,苏坑村充分利用闲置地、边角地大力开展“四小园”建设和临时停车位,利用平房瓦房外墙立面绘制宣传文化壁画。新增打造“四小园”4个,绘制宣传壁画1174.38平方米。进一步完善道路设施。投资2300多万元,对苏坑路、苏坑一路、上下付路等主干道的道路升级改造工程,铺设柏油路,辖区道路景观得到全面提升,全村的面貌焕然一新,获得了辖区群众的热情点赞。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近年来,苏坑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聚焦民生,依托“民生微实事”项目,完成了上付荔枝公园景观风貌带改造和沿河东路一河两岸栏杆护栏建造项目。同时,持续提升民生质量,大力推动环境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对下甲球场、南向公园、胡南公园等进行了升级改造,并完成了苏坑儿童友好公园的创建。这一系列“民生微实事”项目的实施,提升全村都环境品质,完善了娱乐休闲设施,满足了村民在家门口轻松“遛娃”和运动休闲的需求,让老百姓看得见实实在在的变化,从中真正受益。

为加强文明建设和文化发展,创建文明家园,苏坑村建立健全了“一约三会”,完善红白理事会、禁毒禁赌会、村民议事会等村民自治组织章程,修订完善村规民约。综合运用自治、法治、德治手段,持续推进“治理高价彩礼推动移风易俗”行动。依托苏坑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苏坑村综合文化中心,每年平均开展各类科教普及类讲座、文艺汇演、戏曲、红色经典诵读等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以“我们的节日”为主题,充分利用春节、元宵等重大节日,组织群众开展企业篮球赛、篮球村赛、拔河比赛,在端午节、中秋节,重点围绕“三留守一特困”人员,开展走访慰问、爱心结对等帮扶活动,有计划开展文明家庭、五星文明户、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等道德实践活动,教育引导群众崇德向善、见贤思齐,形成以活动促行动,以行动促民风的乡村善治新格局。

责任编辑:纪亚珂

地区专栏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