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地区专栏 > 广东 >

高质量发展丨2025年,常平这些部门、村将这样干!

来源:常平融媒 编辑:李柳娟 时间:2025-03-26
导读: 3月26日,常平召开2024年度工作总结暨2025年高质量发展工作推进会,动员全镇上下坚定信心、真抓实干,全力冲刺发展目标。各村(社区)、各部门(单位)纷纷表示,将锚定目标加油干,以时不我待的姿态全力开创新阶段常平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经济发展局 稳支柱
万众一心
3月26日,常平召开2024年度工作总结暨2025年高质量发展工作推进会,动员全镇上下坚定信心、真抓实干,全力冲刺发展目标。各村(社区)、各部门(单位)纷纷表示,将锚定目标加油干,以时不我待的姿态全力开创新阶段常平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经济发展局
稳支柱、立新柱,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经济发展局将结合常平制造业发展实际,紧扣“稳支柱、立新柱”主线,推动制造业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努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一是提升主导产业支柱产业能级。突出产业优势,抓住工业领域设备更新、高端机床行业国产替代等政策机遇和战略机遇,推动企业实施设备更新和升级换代,加快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发展,提升核心竞争力,占领市场高地。通过拓展产业领域,延伸产业链条,引进、培育龙头企业及发挥其带动作用,着力推动产业向价值链高端突围。努力培育10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力争培育2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二是焕发传统产业新活力。一方面将推动晶苑、万欣等大型传统企业通过技术化改造、智能工厂等不断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另一方面将协助维他奶、龙昌等食品、玩具、塑胶企业抢抓健康饮料、文化潮玩等传统产业新趋势新风口,做好市场分析和供需对接,抢占市场,做大规模。
 
三是谋划布局新兴产业。抢抓新兴产业“新赛道”,瞄准半导体及集成电路、新材料、医疗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密切跟进和服务好华生元、雅励新材料等潜力生物制药、新材料企业,推动永泰、蓝创等技术含量较高的传统线材、五金小家电生产企业切入医疗领域。建立完善产业园区信息共享机制和服务企业机制,依托莞民投云谷、时代智创、信利康、桥梓桥城等“工改工”产业园载体,承接吸引优质企业,力争新兴产业产值占比有新突破。
 
投资促进中心
拓宽招商渠道,强化服务保障
 
投资促进中心将深入贯彻本次大会精神及工作部署,压实工作责任,积极主动作为,开创招商引资及重大项目建设工作新局面。
 
一是立足常平产业实际,进一步拓宽招商渠道,力争全年招引亿元以上产业项目10宗,完成协议固投超46亿元。抓好产业链招商,在围绕高端装备制造和新一代电子信息开展产业研究的同时,重点关注低空经济、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的发展趋势,尽快形成符合常平实际的产业链招商图谱及招商目录,开展精准招商工作。加强市镇联动,多维度拓宽招商渠道,积极探索基金招商、科技招商等新打法。
 
二是切实强化服务保障,进一步提升项目落地和动工质效,力争全年实现重大项目固定资产投资超23亿元。一方面通过完善项目评估有效机制,提升评估及决策效率,全面提高项目落地时效,重点推进土塘、横江厦、白花沥等村产业用地的招商工作,遴选一批优质产业项目并快速落地。另一方面加大对重大项目的服务及督导力度,对在库重大项目进行“清单式”管理,靠前服务,落实每个项目的计划投资。
 
拓空间办
持续优化拓展产业空间

拓空间办将联合规划管理所、TOD开发办、自然资源分局、土地统筹开发办等部门(单位),以完成全镇“工改工”拆除250亩、新动工项目300亩,专项借款使用达到9.99亿为总体目标,全速推进2个现代化产业园区建设,持续优化拓展产业空间。
 
其中,将加大拆除整备力度,安排四个专项征拆工作组驻点九江水村和土塘村,明确目标地块、责任到组、包户到人,开展全方位政策解读,确保按时完成园区内九江水青年公寓(配租型保障性住房)和工业安置房等4宗项目用地的拆除工作,为项目动工奠定坚实基础。
 
同时强化流程节点管控,明确各环节责任人和时间节点,积极协调解决报审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确保报审流程高效顺畅、项目顺利开工;强化专项资金保障,用好用实各类专项资金。
 
袁山贝村
引进优质项目,推动产业多元化发展
 
2025年,袁山贝村将紧扣高质量发展任务,以更加坚定的决心、更加务实的举措,全力以赴推动高质量发展,为常平经济社会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其中,全力服务好辖区企业,建立“一企一档”,推动涉企问题闭环解决,为企业排忧解难。加强惠企政策宣传,推动传统产业智能化、绿色化改造,提高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培育更多的龙头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
 
围绕村主导产业,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通过“以商引商”等方式,积极引进优质产业项目,推动产业“延链”“强链”。
 
重点发力“工改工”,全力推动环常路旁约100亩的“工改工”项目加快落地,同时细致摸排村内闲置土地,充分盘活“金角银边”,为产业发展提供充足的空间保障。
 
立足农业资源优势,协助粤旺农业集团加快推进袁山贝现代农业产业园项目建设,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延长农业产业链条,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打造一批具有地域特色和市场竞争力的农产品品牌,因地制宜推动产业多元化发展。
责任编辑:李柳娟
万众一心
武汉加油
Copyright ©驰越文化传媒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2028931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1142号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4248号 |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京B2-20224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