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地区专栏 > 广东 >

东莞大岭山中学生与中大学子的“两地书”

来源:大岭山融媒 编辑:祁玉婷 时间:2025-04-18
导读: 20名大岭山华强学校初中随迁子女写信问道,中山大学中文系本硕博同学回信40封答疑大岭山中学生与中大学子的两地书 一封封 求学密语 从大岭山飞向康乐园 一句句 暖心叮嘱 从珠江畔送达大岭山 今年新学期开学以来,20位在东莞大岭山华强学校上初中的随迁子女将
万众一心
20名大岭山华强学校初中随迁子女写信“问道”,中山大学中文系本硕博同学回信40封“答疑”——大岭山中学生与中大学子的“两地书”
一封封 “求学密语”
从大岭山飞向康乐园
一句句 “暖心叮嘱”
从珠江畔送达大岭山
✉️✉️✉️
今年新学期开学以来,20位在东莞大岭山华强学校上初中的随迁子女将他们的心事写进信笺,寄到了中山大学中文系。中文系师生第一时间组织本硕博的同学们回信,总共达40封,且每一封都伴随一枚中山大学中文系的系徽寄出以鼓励。
鸿雁传书,纸短情长。问答之间,心心相连,一时传为两地佳话。
一封封 “求学密语”,从大岭山飞向康乐园
 
“亲爱的师兄师姐,你们好!我是XXX,一名正在为写作发愁的初二学生,现在鼓起勇气向你们请教写作的方法......”
 
“我是东莞市大岭山华强学校的初一学生,怀揣着对知识的渴望和对未来的憧憬,在信中向你们诉说我的困惑与梦想......”
“中山大学,这所在我心中早已耳熟能详的学府,也是我梦想中的大学,我特别想结识你们,和你们沟通,希望得到你们的帮助......”
......
 
新学期开学以来,20位在东莞大岭山华强学校上初中的随迁子女在老师的鼓励下将他们的心事写入书信并寄出,这些书信抵达了中山大学中文系,也唤起了中文学子内心的柔情。
▲ “求学密语”
一句句 “暖心叮嘱”,从珠江畔送达大岭山
 
“感谢你愿意分享这份对文字的热忱——那种被文字击中心灵的震颤与对文学同频共振的热情,不仅珍贵,也让我回想起当初废寝忘食,沉迷于文字的年少时光......”
 
 
“关于古诗词的学习,理解诗人的情感确实是一个难点,李商隐的《锦瑟》是一首情感复杂、意象丰富的诗作......”
 
“但十三四岁的生活理想,又是多么纯粹可贵。XX,继续阅读、继续寻找下去吧。一切皆有可能!”
 
......
 
中山大学中文系第一时间组织本硕博的同学们写回信。面对寄来的书信同学们感到了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因而在书信中努力回应大岭山孩子们的疑问与困惑表达对他们的关怀,鼓励他们努力深造。
国家奖学金获得者、博士研究生田金弘同学觉得孩子们的来信给予了她较深的触动,她说:“那些满载梦想的信件恰似破土而出的新芽,扎根在新时代教育事业的沃土之中,只要给予阳光雨露般的悉心培育,必将长成支撑民族未来的栋梁之材。”
同样参与了活动的本科生李思莹同学表示:“我收到的是一位初三女生的来信。她在信中向我诉说了自己在思考人生意义时的困惑和不解,以及考试成绩不如意而带来的灰心。读着她礼貌而又真挚的文字,我突然就想到了多年前同样身处迷茫的自己,给她写下的鼓励和建议,其实也是在帮助当时的自己吧。这封信,不仅能在空间上搭建连接的桥梁,也能拉近时间的距离,在文字里完成一场温暖的相遇。”
回信共40封,每一封都伴随一枚中山大学中文系系徽寄出,给予学弟学妹鼓励。
责任编辑:祁玉婷
万众一心
武汉加油
Copyright ©驰越文化传媒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2028931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1142号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4248号 |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京B2-20224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