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地区专栏 > 广东 >

“预制”变“预利”:一场跨越3000公里的产业实验

来源:世界财经杂志 编辑:纪亚珂 时间:2025-04-19
导读: 4月18日,第九届中国国际食品及配料博览会、第三届中国国际预制菜产业博览会和第十四届广东现代农业博览会(以下简称2025食博会预博会和农博会)在东莞开展,本届展会延续食全食美,预见味来这一主题,总面积超过5万平方米,吸引了来自全国31个省(区、市)
万众一心
4月18日,第九届中国国际食品及配料博览会、第三届中国国际预制菜产业博览会和第十四届广东现代农业博览会(以下简称“2025食博会·预博会和农博会”)在东莞开展,本届展会延续“食全食美,预见‘味’来”这一主题,总面积超过5万平方米,吸引了来自全国31个省(区、市)和全球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336家企业及近5000名国内外采购商,深度展示当前农食产业发展成果,共同服务农业全产业链深度融合与高质量发展。
在当天由东莞市预制菜产业协会主办的一场预制菜国内大循环贸易交流研讨会上,广东东莞市和黑龙江省尚志市南北两地的政府官员、预制菜行业企业家和物流巨头顺丰等企业齐聚一堂,共同探讨一个核心命题——如何让预制菜从"预先制作"迈向"预先盈利"。这场名为"预制变预利"的交流活动,不仅是一场产业对话,更是一次国内大循环贸易的破冰实验。
近年来,预制菜产业在消费升级与供应链优化的双重驱动下迅猛发展,但行业仍面临产销脱节、物流成本高企、区域资源错配等痛点。尤其在复杂多变的国际贸易环境下,打通国内大循环贸易通路,成为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

东莞市预制菜产业协会会长叶贺年介绍,中国预制菜市场规模已突破5000亿元,预计2025年将达万亿级别。受季节因素影响,供应链不畅通,没有建立稳定的供应渠道,这种供需错配导致"南方企业买不到好原料,北方好原料卖不出好价钱"的尴尬局面。
以黑龙江的“北菜南运”为例,一吨蔬菜从黑龙江运至广东,物流成本占比高达20%-30%,且冷链断裂风险导致损耗率超过10%。顺丰速运的调研显示,预制菜企业对"最后一公里"冷链的要求近乎苛刻:"温度波动超过2℃,产品口感就会大打折扣。"

黑龙江省尚志市位于北纬45度,黑土有机质含量是全国的3倍,2024年年产粮食152.61万吨、蔬菜80万吨、食用菌超10亿袋。但长期以来,这些优质食材的归宿多是低价批发市场。在东莞,不少预制菜团餐企业面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尴尬。通过南北协作,尚志市的黑土马铃薯经预制菜企业加工成"即食土豆泥"后,终端售价将提升3倍,农民收入将增长40%。
“过去,北方的优质食材运到南方没有稳定的销售渠道;南方的预制菜品牌想用好原料,却找不到稳定供应。"叶贺年说,"现在我们直接对接产地,通过按需计划生产,农民多赚20%,企业成本降15%,这就是国内大循环的价值。”

此次东莞市预制菜产业协会与黑龙江的"北菜产业招商专班"形成联动,集合南北区域、各行业资源形成跨界联盟,打破地域壁垒,实现从基地、工厂、采购商全产业链整合,让每一个参与者能享受农食行业发展带来的红利。

黑龙江珍珠山绿色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树海介绍,一直以来,黑龙江的黑木耳产品远销美国、欧盟、日本和韩国等地,近期受到美国关税政策影响导致部分订单取消,通过这次南北对接会,让尚志市的黑木耳产业能够打开内销市场,珍珠山很有信心与东莞预制菜产业协会深入合作共谋发展。

作为物流领域的代表企业,顺丰深莞区场景项目部负责人罗强表示,顺丰以物流揽收为基础,聚焦行业需求,通过高效的物流管理理念与先进的保鲜技术,助力乡村振兴,赋能农特产品发展。顺丰将依托物流,延伸至产业链前端“育、产、销、运、管”等环节,聚焦种/养殖户、供应商、渠道商等需求,提供仓储管理、销售预测、大数据分析等一体化综合服务,助推农业提档升级,提供一体化供应链为解决方案,携手产业各界伙伴,为农产品实现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提供助力。

东莞市预制菜协会副秘书长项子涵介绍,接下来协会将重点服务“产—供—销”跨界联盟的降本增效,推动 50 亿采购落地,后续还会邀约更多来自产业链B 端和 C 端协会和机构平台加入联盟,一起来服务农食产业,助力一二三产业高质量发展。

当东莞的机械臂遇见尚志的黑土地,当顺丰的冷链车串联起南北的餐桌,产业链上的每一环都在重新定义价值分配,预制菜产业的这场实验,或许正在回答一个更大的命题:在国内大循环的语境下,中国制造业如何通过效率革命与信任重构,找到新的增长方程式。

正如活动中那句口号:“预制变预利,南北创共赢。”当黑土地遇上大湾区,这不仅是行业的愿景,更是国内大循环经济最生动的注脚。

责任编辑:纪亚珂
万众一心
武汉加油
Copyright ©驰越文化传媒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2028931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1142号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4248号 |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京B2-20224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