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地区专栏 > 广东 >

东莞大岭山镇重点打造“湾区制造业名镇、宜居魅力大岭山”

来源:世界财经杂志 编辑:李小玲 时间:2021-03-04
导读: 3月3日东莞市大岭山镇召开“新春看新局”新闻媒体座谈会,重点介绍该镇2021年工作部署。该镇将以东莞市政府1号文提出 “加快打造新动能,推动高质量发展”为指南,紧扣“经济新动能”和“高质量发展”主题,围绕“贯彻发展新理念、培育经济新动能、打造城镇高
万众一心
      原标题:“新春看新局”:东莞大岭山镇重点打造“湾区制造业名镇、宜居魅力大岭山”
       世界财经网讯:3月3日东莞市大岭山镇召开“新春看新局”新闻媒体座谈会,重点介绍该镇2021年工作部署。该镇将以东莞市政府1号文提出 “加快打造新动能,推动高质量发展”为指南,紧扣“经济新动能”和“高质量发展”主题,围绕“贯彻发展新理念、培育经济新动能、打造城镇高颜值、实现发展高质量”的工作思路,在产业体系升级、城市品质提升等方面重点发力,重点加快推进建设“湾区制造业名镇、宜居魅力大岭山”。
       瞄准四大产业龙头企业,开展精准招商引资计划。突出高端化、终端化、品牌化为导向,瞄准“电子信息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工业机器人制造、高端装备制造”四大产业的龙头企业及其衍生企业、增资扩产企业、初创企业和初创团队,以及大型国企、民企、外企实施精准招引,推动优势支柱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补链强链拓链。成立大岭山镇招商领导小组,统筹摸清镇、村存量土地、低效用地及厂房资源情况,定期研究解决招商项目推进问题。紧紧围绕“临深新一代电子信息”“松山湖生物技术”战略性产业基地,探索引进催生一批网红产业、新兴产业。
       突出企业科技创新主体,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依托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松山湖科学城)科学资源集聚优势,推动产业链和创新链双向融合。加大创新型企业培育力度,构建“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瞪羚企业—百强创新型企业”企业培育梯队,鼓励规上工业企业积极申报各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重点实验室等,力争规上企业R&D经费投入达11.07亿元、高企和自建研发机构规上工业企业分别增至 223家和184家。牢牢把握科技成果转化这个重点,突出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支持企业加强与科研院所、高校等机构实现资源共享,加快推进核心技术攻关,推动从原始创新、技术创新到成果转化全链条贯通。
       增强产业项目服务保障,深化本土企业培优培强。大力开展“促升规、保在规”行动,建立“小升规”企业成长服务跟踪机制,全力释放市“升规、稳规”政策红利。深入实施“倍增计划”,开展企业上市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引导土地、资金、人才等资源配置向龙头企业、倍增企业、拟上市企业等优质企业倾斜,着力培育拓斯达、德普德、伟创力、大族激光4家“百亿元产值”企业,希克斯、阿特斯、领丰、豪顺、野田等多家“50亿元产值”企业,以及汇成、汇兴、豪顺、优邦等不少于4家总部在大岭山的国内上市企业。加强产业项目建设服务保障,落实“引进—动工—投产—达产—增资扩产—上市”专人专班一条龙服务机制。坚持做精做优“大岭山家具”,摸清镇内家具产业发展情况,研究运用传统产业政策,引导企业抓住“微笑曲线”两端,做大做强研发设计和品牌营销,加快推动家具产业向价值链高端化发展。鼓励引导企业通过网络平台,开拓“直播带货”新业态,加强与全国自营业务30强电商平台的沟通、对接和招引,主动为企业搭桥铺路,拓宽企业产品销售渠道。
       推出多项改革创新举措,强化产业升级发展保障。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开展银政企对接活动,探索以政府资金撬动社会资本的方式,加强对企业发展的金融服务保障。探索优化镇村土地统筹利益分成机制,力争年内完成1-2个连片工业园改造,以土地收储和“工改工”为企业拓展低成本、高品质的发展空间,不断提升该镇产业发展的承载力和吸引力。实施人才赋能计划,优化人才综合服务保障,积极参与东莞市“技能人才之都”2.0建设,加大对研发人才,产业发展人才和科技创新人才的引培力度。实施数字赋能计划,探索出台“镇重点行业产业链数字转化型专项政策”,支持拓斯达等龙头企业向上下游企业输出数字化解决方案和管理经验,带动全链条数字化转型升级。实施品牌赋能计划,鼓励企业创建名牌名标,加快打造“大岭山制造”区域品牌,助推产业高质量发展。
责任编辑:李小玲
万众一心
武汉加油
Copyright ©驰越文化传媒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2028931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1142号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4248号 |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京B2-20224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