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地区专栏 > 广东 >

卓立时代潮头 打造样板高地

来源:世界财经杂志 编辑:李小玲 时间:2021-04-15
导读: 东风吹,战鼓擂。在中国共产党迎来百年华诞的2021年,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华夏大地拉开“十四五”规划开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开启的大幕。
万众一心
       世界财经网讯:(记者 李小玲)东风吹,战鼓擂。在中国共产党迎来百年华诞的2021年,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华夏大地拉开“十四五”规划开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开启的大幕。
       毗邻深圳,地处深莞惠经济圈几何中心,作为东莞市东南临深片区中心镇的塘厦,在“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如何抓住“三区”叠加机遇,开创发展新格局,在今年东莞“两会”上,塘厦镇委书记唐耀文就给出了答案,加快构建“一轴两中心四片区”城市新格局,高水平对接和融入深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建设,推动“工业制造强镇,品质魅力塘厦”建设不断迈上新台阶,全力以赴打造深莞深度融合发展的样板和引领东莞高质量发展的高地。
       塘厦“十四五”开局的闲庭信步,基于该镇“十三五”收官逆势突围所创出的业绩辉煌。在极其特殊、极具考验、极不容易的2020年,塘厦顶住发展史上前所未有的压力,交出了一份逆势上扬的“成绩单”,实现生产总值502.67亿元,同比增长6.3%,增速在全市各镇街中排名第二,成为东莞第五个迈入“500亿元俱乐部”的镇街。

抗疫复产,战果斐然
       2021年2月8日,在召开的塘厦镇十七届人大十一次会议上,叶惠明镇长对全镇2020年工作进行了全面回顾。
       勤调度、严管控,坚持“双统筹”,勇夺“双胜利”。新冠疫情突如其来,全镇第一时间组建抗疫先锋队,千余名医务人员奋战一线,积极救治7例确诊病患;统筹解决22家重要防疫物资生产企业用工及原材料短缺等问题,为全国抗疫全力保障防控物资供应。镇委、镇政府有序推进复工复产、复商复市,全年为企业减负13亿元以上,全镇经济呈现稳步复苏态势。
       兴产业、抓项目,经济发展实力迈上新台阶。镇委镇政府抢抓产业风口保增长,疫情初期立足产业制造优势,成立进出口商会防疫物资出口专委会,谋划发展医疗防护全产业链,推动防疫物资产能优势转化为出口优势,19家规上企业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78.2亿元,同比增长260.1%;引进13宗超亿元重大产业项目,协议投资金额191亿元;累计纳入市重大项目34个,总投资405亿元,推动22个市重大项目动工建设,全年完成投资34.5亿元,全市排名第二;新增上市后备企业4家,累计达19家,全市镇街排名第一。
       搭平台、拓空间,创新驱动发展获得新突破。紧抓“三区叠加”重要机遇,加速打造战略平台,推动建设莞深科技产业联动发展基层改革创新实验区。推动镇村联动统筹发展,依法收回土地13宗1652亩,“工改工”拆除平整、土地整理916.7亩,划定改造核心区面积1593公顷,为承接深圳外溢优质产业提供有力支撑。加速集聚创新要素,引进3个创新团队,产生5个成熟、可产业化项目;优化创新环境,“国高”企业增至384家,省、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各达21家和10家,均位居全市前列。
       打基础、利长远,城市品质形象发生新变化。深圳外环塘厦段通车,东莞南站配套设施征地587.2亩、拆迁7.5万平方米;升级农村道路4.8公里,建成严管路、城市品质示范路10条、各类停车位1.2万个,改造完成3个拥堵节点,升级改造2条主干道工程;完成供水管网改造72.6公里,新建5G基站488个。建成110千伏溪头变电站,完成线路工程和输变电工程各1个,投资1.2亿元建设89个配网项目,公共配变增加6%,有效缓解12个社区用电紧张。聚焦短板弱项,对标深圳优环境,全面打响“六大攻坚战”;投入近10亿元全面实施农村人居环境九大突出问题整治,升级改造66座公厕,建成“一村一景点”项目、街头小景75个,所有社区基本达到“干净整洁村”标准;投入约1.2亿元试点创建3个特色精品示范村。治理违建191万多平方米,超额完成遏制“两违”增长年度任务;全面推行“路长、巷长、所长、站长”制,“行走塘厦”6203次,完成整改98.8%。改善生态环境,攻坚国考断面达标,建成369.1公里截污管网并通水,整改落实3个中央及省环保督查事项,石马河旗岭断面全面消除劣Ⅴ类、稳定达标;推进VOCs企业、扬尘污染治理,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94.8%;督促1737家企业落实一般工业固废申报登记,规范化管理1143家涉危企业,在全镇43个压缩站设置有害垃圾收集点,土壤环境污染得到全面管控。
       兜底线、补短板,民生幸福指数实现新提升。全力落实市政府“一号文”,十件民生实事如期兑现;投资3亿元开工塘厦第二实验小学和初级中学师生宿舍楼扩建项目,新设、转制幼儿园各1所,新增学位720个,全镇列入市品牌学校由2所增至4所,塘厦获批全国规范化家长学校实践活动实验区。推动东南部中心医院合作成立广东医科大学附属东莞第一医院;推动《绿水乡愁》《重生》等精品音乐剧巡演,城市文化会客厅、林村村史馆投入使用,举办“同饮一江水”2020广东劳动者歌唱大赛和第十二届塘厦高尔夫球博览会;建成镇级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和4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全镇8人获评“东莞好人”。落实社会救助政策,提高特殊群体兜底保障标准;“民生大莞家”征集微实事、微心愿73宗,一批群众身边的“小急难”问题得以解决;试点“居家养老”大配餐,建设1间长者饭堂;为1200余户退役军人家庭悬挂光荣牌,4户获评“东莞市最美退役军人家庭”;对口帮扶深渡水瑶族乡,推动始兴4个镇12个贫困村全部出列,348户全部脱贫,脱贫率100%。加快建成“网格化管理、信息化支撑、精细化服务、法制化保障”的社会治理新模式;深入开展“扫黑除恶”,违法犯罪警情同比下降27.7%;启动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全面推进五大专项整治,推动5429家“三小场所”及出租屋安装简易喷淋,公共安全形势总体稳定。
抢抓机遇,再谱新章
       今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塘厦镇委书记唐耀文在东莞“两会”期间透露的工作计划,叶惠明镇长在塘厦镇政府报告2021年工作安排中也重点提及,并确定全镇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5%,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增长10%,社消零总额增长12%等主要发展目标。为此,镇委镇政府积极谋划、高效部署2021年重点工作。
更大气力优化产业体系,扩充高质量发展新增量。推动产业链供应链优化,编制产业链全景图谱,培育一批产业链“链主”企业,引导战略性新兴产业关键行业和产业链缺失环节集聚发展;紧抓数字经济发展契机,在相关领域培育一批具有竞争力的优势产业。构建共赢发展产业生态,支持龙头企业增资扩产,鼓励“倍增计划”企业整合产业链上下游资源;建立“专精特新”和“小巨人”企业梯度培育体系,加快“小升规”进程;加力扶持19家上市后备企业。实施龙头企业领航计划,重点招引30-50亿元以上产业项目,争取年内签约引进超亿元重大产业项目不少于5宗;持续攻坚重点产业项目包落地行动,年内推动9个项目建成投产,推动10个以上项目动工建设。
       更实举措融入“双循环”,构建高质量发展新格局。扩大有效投资,确保完成工业投资38.5亿元;加大民生保障工程投资,督促相关民生项目加快进度,拉动更多有效投资;策划和申报专项债储备,争取更大规模资金支持。鼓励拓展内销市场,引导外贸企业精准对接国内市场丰富供给,主动融入国内大循环;支持出口产品转内销,鼓励出口型企业建立国内分销体系。多元开拓国际市场,支持防疫物资行业开拓国际市场,为全球抗疫贡献力量;扩大进口贸易规模,鼓励跨境贸易龙头企业在塘厦设立总部;常态开展“乐购东莞”等系列促消费活动,推动线上线下消费有机融合;办好第四届东莞塘厦汽车消费文化节、2021塘厦高尔夫球博览会,鼓励新能源汽车发展售后服务市场,培育发展体育休闲、健身培训、场馆等服务业;推动引入零售、饮食等品牌旗舰店,打造特色街区和体验消费中心。
       更远视野打造创新生态,激发高质量发展新活力。推进创新强镇建设,大力引进科技型、创新型、总部型优质项目,加快引进中科院半导体研究所建设中科先进科创产业园,构建“研究院+产业生态圈”模式,助力打造集成电路和半导体材料科创产业基地。促进产业链与创新链深度融合、协同发展,推动3个创新团队项目加速产业化;推进高新技术企业“树标提质”,年内新增国高企业50家及百强创新型、瞪羚企业各1家,规上工业企业建有研发机构比例达55.3%以上,省市级以上创新平台达33家,发明专利申请量累计突破600件,市专利优势企业新增7家。加大连片土地统筹力度,年内收储土地600亩以上,新增挂牌出让土地不下800亩;改造1-2个100亩以上的镇村工业园,完成市下达的1150亩“工改工”任务。打造人才高地,实施“十百千万百万”人才工程;吸引更多港澳台青年来塘厦创新创业。
       更高品质提升城市环境,厚植高质量发展新优势。加快赣深高铁东莞南站配套建设,确保东莞南站如期通车。重点推动4条对接深圳的主要道路建设,升级改造镇内4条道路、2条跨铁路桥,改善内部交通“微循环”;推进千兆宽带工程,落实5G基站建设任务;完成110千伏凤凰变电站投产,如期完工220千伏冠和输变电工程,开展2座110千伏变电站前期工作,投资建设配网项目91个;改造更新供水管网约40公里,推进电光村水库饮用水源原水管道建设。加快轨道交通 TOD综合开发,实施2个产业城区、3个社区城市更新项目。加快建设“智慧城管”;开展精细化管理示范村、社区品质改造提升工程;分阶段升级改造全镇44个垃圾转运站,创建生活垃圾分类示范社区、小区各2个,推动全镇公共机构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亮化美化全镇159座公交候车亭;推进“两违”整治,加快存量违建“负增长”;健全砂石场和泥头车整治长效管控机制,从根本上遏制余泥渣土关联违法行为;联合执法重点整治废品收购站、城市“六乱”、乱停放车辆及“僵尸车”。巩固提升治污成果,完成暗渠暗涵排污口摸排整治,实施白泥湖污水厂改扩建工程,确保国考水质断面稳定达标;完成河湖和水利工程管护范围划界确权;抓好VOCs企业、尾气排放、扬尘污染治理,实现空气质量6项指标全面达标,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90%以上;严格环保监管执法和“散乱污”企业整治清理;推进河道防洪整治及碧道工程,完成3项河道整治工程,加快石马河干流景观提升工程进度,推动内河涌两岸景观提升。
       更高水平推动社会治理,增创高质量发展新红利。以科苑城信息产业园为试点,推动镇属产业园区从单一生产型园区经济向多功能城市型经济转型,促进镇属企业做优做强做大。加大以及涉及民生的各类典型犯罪行为及微小案打击力度;构建全新一代“智网工程”“雪亮工程”视频联网等智能化系统,打造综治中心全方位智慧指挥调度平台;推进“慧眼”视频防控系统和科技护城墙建设,持续压降违法犯罪警情;组建“东莞义警”,推动社区警务与基层社会治理深度融合;持续推进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全力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培育4家“放心肉菜示范超市”,快检快筛农贸市场食用农产品。以列入城乡融合发展省级试点为契机,完成3个特色精品示范村验收,择优开展更多特色精品村创建,全域提升乡村风貌;加快建设林村社区农业观光园,加强田间窝棚和农业用房整治;整合和提升闲置杂乱用地、村居和产业,提升村居特色和品质,增强社区造血功能。
       更深领域发展民生事业,共享高质量发展新成果。落实低保提标,调高低收入家庭认定标准,拓宽临时救助范围,兜牢民生保障底线;用心用情关爱退役军人和困难军属等群体,争创省五星级示范服务中心;高标准建设新敬老院和残疾人康复就业中心;开展困境儿童“合力监护、相伴成长”专项关爱行动,建成3家公共场所标准化母婴室;做强“民生大莞家”品牌效应,打造不少于2个微实事亮点项目和2个微心愿典型案例;多措并举促进更高质量就业创业,确保困难家庭高校毕业生100%就业。推进教育扩容提质,推动两所中学新扩建工程如期动工,塘厦二实小及小区配套幼儿园建成并投入使用,新增公办小学学位3240个;探索“1+N”集团化办校模式,组建幼教集团3个、民办学校集团1个以上,开展教育集团办学试点;成立塘厦教育发展基金会,实施镇级品牌学校创建培育计划,新增镇级品牌学校6间;实现全镇公办小学校内午餐午休及课后430服务100%;实施儿童青少年近视综合防控计划,更新改造100间教室灯光照明。推进健康塘厦建设,做好国家卫生镇复审迎检工作;完成广东医科大学附属东莞一医院放射治疗区工程项目,推动新社卫中心大楼建设及石鼓卫生站搬迁;完成预防接种门诊标准化建设,加强传染病防治管理,提升健康保障水平。扎实疫情常态化防控,筑牢四道防线,安全有序开展新冠疫苗接种。加快文化事业发展,组织庆祝建党100周年系列活动,深入开展文化惠民,全面振兴乡村文化,促进文旅产业蓬勃发展。

红旗掣曳,号角嘹亮
       对2020年工作,塘厦镇委书记唐耀文感慨良多:事非经过不知难。2020年,是全镇应对重大挑战、经受重大考验、取得重大成效的一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严峻考验和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全镇积极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凝心聚力,提振精神,迎难而上,承压前行,全力以赴推动全镇各项事业取得新成效。全镇经济运行逆势上扬,生态环境和城市品质持续改善,民生福祉不断增强,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十三五”圆满收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危和机总是同生并存的,克服了危即是机”。在塘厦镇十七届人大十一次会议闭幕式上,唐耀文书记坦言,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塘厦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但困难中蕴含着新机遇,挑战中激励着新发展。随着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持续蔓延,国际经贸活动受到严重影响,各行各业都一定程度上受到冲击,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但也为塘厦加快创新驱动发展、推动产业优化升级带来新机遇。要牢牢把握“三区”叠加重大历史机遇,借助大湾区红利、活力、动力,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从眼前的危机、眼前的困难中捕捉和创造机遇,推动塘厦加快实现高质量发展。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也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起航之年。为高效推进今年工作,唐耀文书记在闭幕会上要求全镇党员干部:
       ——要始终旗帜鲜明讲政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领。这次全国上下万众一心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让我们更加清醒地认识到,我们拥有战胜风险挑战、不断夺取胜利的无坚不摧的中国力量,这股伟大力量的源泉在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把及时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最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与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结合起来,与贯彻落实党中央、省委和市委的决策部署结合起来,持续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以解放思想、改革创新、扩大开放、担当实干的新作为,不断谱写新时代塘厦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要始终坚持发展第一要务,以新发展理念引领高质量发展。2020年,塘厦发展虽然取得优异成绩,但当前形势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慢进也是退,未来塘厦的发展慢不得、等不起。我们要坚持发展第一要务,闻鸡起舞、日夜兼程,始终把新发展理念贯穿于谋划工作、推进工作的全过程,坚持发展导向、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着力做好城市品质提升、产业空间拓展、城市更新改造、重大项目招引、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等重点工作,全力以赴打造深莞深度融合发展的样板和引领东莞高质量发展的高地。
       ——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断增进民生福祉。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我们要在毫不松懈抓好疫情防控的同时,统筹推进教育、交通、卫生、社保、治污、治安等民生工作,巩固提升“六大攻坚战”成果,稳固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和城市品质,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要听民声、表民意、解民忧,在本职岗位上建功立业,在为民服务中担当尽责,积极推动发展成果更多更好地惠及广大群众。
       ——要始终强化担当精神,全力以赴抓落实解难题。蓝图已绘就,号角已吹响,关键是抓好落实。我们要以求真务实的态度去抓落实,努力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扎扎实实地做好各项工作。尤其是面对硬骨头、难任务,我们要有一抓到底的狠劲、一以贯之的韧劲、一鼓作气的拼劲,定了就干、干就干成、干就干好,全力把全年各项重点工作任务执行到位、落实到位。
       没有等来的辉煌,只有拼来的精彩。唐耀文书记号召全镇上下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以更加坚定的信心、更加昂扬的斗志,践行新使命,展现新作为,确保“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推动塘厦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扬帆奋进、阔步前行。踏平坎坷成大道,斗罢艰险又出发。当下,塘厦镇委、镇政府正团结带领塘厦人民不断发扬孺子牛、拓荒牛、老黄牛精神,推动塘厦卓立时代潮头,打造样板高地,以优异成绩献礼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责任编辑:李小玲
万众一心
武汉加油
Copyright ©驰越文化传媒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2028931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1142号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4248号 |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京B2-20224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