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0年古村落,强化党建引领,创新群众自治,打造“未来社区”
来源:世界财经杂志 编辑:崔佳欢 时间:2021-07-02
导读: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具有800年历史的深圳市光明区新湖街道--楼村,因为荔枝享誉古今中外,声明显赫,被誉为“中国荔枝第一村”。村外“中华荔枝第一园”长乐亭山顶,树立着高7.8米的世界吉尼斯之最:巨型“荔枝”雕塑,记载着这里盛产荔


楼村吉尼斯世界纪录-荔枝雕塑
新时代,新发展,赋予楼村新的机遇。楼村社区紧邻光明中心区,与多个街道社区接壤相连,占地面积24.93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约10万人,户籍人口7749人,是深圳市面积最大、原户籍人口最多的社区之一,现在地处光明科学城核心区域,布局多处重大项目,坐拥三座地铁六号线站点。
学习贯彻中央精神 做实整体规划部署
迎接新时代发展机遇,楼村社区党委把“学懂、弄通、做实”作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以及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的基本目标,为充分发挥党建引领的作用,突出党委核心领导力,把“做实”作为学习相关精神的落脚点,结合市区街道的重要发展规划,策划今后社区党委的工作思路,破解社区工作的实践难题,加强社区党员干部队伍建设,为建设新楼村打好政治领导核心基础。

楼村土地整备前后
楼村社区历史遗留问题错综复杂,大量土地资源没有盘活,集体经济发展滞后,全盘统筹改革发展势在必行。通过参与光明中心区建设,综合运用“土地整备+城市更新+利益统筹”等多种二次开发手段,盘活土地资源,这一瓶颈将从根本上得到解决,楼村打造“未来社区”的空间将变得足够广阔。
楼村全面配合土地整备、利益统筹、城市更新等工作,加快解决土地历史遗留问题,盘活集体土地,拿出切实可行的举措承接政策利好,实现了政府、社区、居民、企业的多方共赢。除了落实推动既有的城市更新项目,楼村社区党委班子前瞻性做好提前规划布局。社区将依托空间结构,把握好城市更新、整村统筹、“三旧”改造、品质提升等政策机遇,发挥楼村“山、水、田、湖、园”独特优势,打造“两带两轴一中心”:建设生态旅游观光带;地铁6号线沿线商业带;打造多个中小微企业孵化基地、两大高校青年大学生创业实践基地、楼村旧村古建筑特色小镇等,继续以楼村股份合作公司为抓手推动楼村狮山工业园、楼村空地利益统筹项目,推动楼村第一、第二工业区项目加快实施,真正把楼村社区建设成为一个富强宜居的“未来社区”。
2020年8月18日,地铁6号线建成通车,楼村辖区共设了三个站,覆盖辖区全部居民,交通越来越便捷,社区面貌也日新月异,驱车从龙大高速楼村出口驶过,一眼就能看到楼村社区今年的新晋“网红”打卡点——“云环公园”。几个月前,这里还只是个小山坡,长满了杂木杂草,堆满了各种杂物垃圾。

楼村云环公园

楼村新环境

楼村新环境
强化党建引领作用 推进社区基层改革
这些年,每到“七一”建党节,楼村社区党委都要组织全体社区党员重温入党誓词,演唱红色曲目,这已经成为社区每年最重要的活动。楼村社区的党员干部,是社区的主心骨,通过这样的活动凝聚党员干部群众,同心同德把楼村建设得更加富裕、宜居。新机遇下,楼村持续强化巩固社区党建引领作用,把“做实”贯彻到底,经过社区领导和楼村股份合作公司班子的共同努力,楼村社区发展稳定、平安祥和、同心协力、居民拥护。社区干部带头引领社区营造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社区党委书记陈建光表示,将持之以恒抓好政治理论学习,带领社区党委班子队伍在实干中锤炼党性,在重大项目攻坚中争取上级党委的认可,在为人民服务中得到群众支持信任,继续强化巩固社区党委的带头引领作用。社区党委领导力的提升,是基层社区治理改革以及其他工作得以高效推进的根本保障。挂点楼村社区的街道领导麦富昌介绍,新湖街道将支持楼村社区党委大胆干实事,在建设“未来社区”上进行探索,把群众所忧所盼所需的一件件实事办好,把楼村一寸寸建设好,用看得见的改变提升,回应楼村广大干部群众的新期待。
创新群众自治模式 温暖社区群众心怀
2019年5月21日,光明区委、区政府和新湖街道共同决定挂牌成立“陈老工作室”,邀请以陈清林老书记为组长,包括陈淦林、陈植林、陈锦齐、陈植林、陈树森等多位德高望重的老党员、老干部,配备专业调解员及律师,通过党群服务中心与群众诉求服务大厅这两大阵地,发挥老党员、老干部群众基础牢靠,经验丰富等优势,解决重大项目快速落地,较好地解决产业转型带来的矛盾纠纷,实现组织活动、调解纠纷、服务群众效果一体化。

老年活动室

老年活动室
曾经有一个晚上,10点多了,陈植林陈老给社区工作人员陈美晓打电话:“美晓啊,我大概还有十分钟回到社区,你今天找我的时候在科学城的项目中谈迁坟的工作,明天一大早6点多约了业主要上山看坟,过不去你那里,你看现在我有什么能帮上忙处理下社区那个矛盾。”,一位70多岁的老人协助重大项目的工作已经非常不容易了,任务急时间节点快,忙到半夜10点多,还不忘服务社区。
陈老人员除了调解邻里的纠纷,另外还关心帮扶贫困家庭,有一个非常暖心的故事,陈清林老人在与社区的老人闲聊家常的时候,得知一户人家的女儿考上了大学,但因为家境贫困,无法交学费,整个家庭非常的痛苦。了解情况后,陈老人员联系社区党委及楼村股份合作公司筹集帮扶款,让孩子顺利就读大学。
他们是用情、用心去关心身边的群众,不计较得失的默默付出。其中陈植林老人已经七旬高龄,在中心区的土整项目的迁坟组肩挑重任,有些家族存在不和,十几年二十几年的存在纠纷,谈到迁坟具体事项,互不搭理、互相推责甚至发生争吵,这里陈老充分发挥五老作用,联合陈老调解室的几名老人共同合力,苦口婆心的跟群众讲政策,讲家族里赔偿方案怎么样分配和管理,如何把祖先的坟处理得好,讲政治觉悟高,讲楼村未来的发展,宣传楼村的发展要抓住这次重大机遇,要让中心区顺利的落在楼村。
由于“陈老工作室”的无私奉献,用心用情,也点亮了楼村关爱老人的火把,楼村社区党员干部关爱老人蔚然成风:设施齐全的老年活动中心人来人往、热闹非凡,对社区60岁以上老人650多人定期开展关怀慰问工作,大力弘扬关爱老年人活动,以实际行动践行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楼村人民关爱父母的高尚品德,提升楼村社区老年人的幸福感!

社区领导慰问老年人

社区领导慰问老年人

社区领导慰问走访

社区领导慰问困难家庭


推动集体经济发展 探索建设“未来社区”
站在通向未来的新起点,楼村人对“双区驱动”和光明科学城给楼村带来的发展机遇充满信心与期待。自2018年楼村率先开始城中村升级改造以来,智慧门禁、人行道铺设、立面刷新、雨污分流、管道天然气改造、三线下地等项目相继完工,曾让人望而止步的脏乱差城中村俨然成了整洁有序的现代化城市生活区。楼村社区肩负重任、不辱使命,在建设“未来社区”上进行探索,面对新的历史机遇,楼村社区党委继续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在推动集体经济发展上步子更大更实。楼村社区党委副书记、深圳市新湖楼村股份 合作公司董事长陈国奇表示,更新后集体资产预计可达40余亿元;第二工业区项目物业年租金收入可达8000万元以上,集体资产增值率和项目年租金收益率成倍提高。
说起生活的改变,老支书陈清林说:“我小的时候全家七口人住25平米的瓦房,现在搬到楼村花园小区,这中间经历了四次搬家,每次都是越搬越好,这得益于改革开放好政策,得益于各级党组织坚强领导。我们这代人,怎么都想不到能过得这么好,生活在楼村真的感到很幸福。”。
楼村社区党委面对新机遇、新发展,将牢记习总书记的嘱托“永葆‘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全面推进党建引领社区治理改革,大刀阔斧实践楼村探索建设“未来社区”新征程新使命,让楼村社区未来立于更高起点、续写更多“春天的事业”。
责任编辑:崔佳欢

地区专栏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