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刻准备着 ——记湖北广水籍海南省海口公安特警支队政委何玉涛
来源:世界财经杂志 编辑: 邱中国 时间:2023-05-18
导读:
他没有任何背景,全凭一身好武艺走南闯北成就事业;他为人低调,善干不善谈,自称“干将”,却以自己非凡的组织、指挥、协调能力带领他的战友们出色完成了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来访的重要外宾和我国各种重要会议重大活动在海南的安全警卫

他来自农村,没有任何背景,全凭一身好武艺走南闯北成就事业。他为人低调,善干不善谈,自称“干将”,却以自己非凡的组织、指挥、协调能力与他的战友们出色完成了江泽民、胡锦涛、李鹏、朱镕基、李克强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来访的塔吉克斯坦总统、澳大利亚总理、印度总理等重要外宾在海南的安全警卫任务。参加了共十一届海南博鳌亚洲论坛以及其它在海南举行的各种重要会议、重大活动的安全保卫任务。他当兵33年,三十五岁前苦练功夫,三十五岁后主攻枪法,数十次勇夺全国(全军)及地区(省级)的武术散打比赛和军事射击比武的桂冠,曾17次荣立三等军功,不仅为湖北人民,更为自己的部队争得了荣誉。这个人,就是湖北省随州市辖广水籍海南省警卫局原党委委员、后勤部长、武警大校(副师级),现任海口公安特警支队政委何玉涛。
记者与何玉涛虽同住海口,多年前便知晓他的许多传奇故事,但无缘与他谋面。后经朋友介绍,有幸近距离走近他、接触他、了解他并介绍他这位老乡。
高手源于“苦练”
在海口,凡是我所接触到的认识何玉涛的人,都亲切地称他为大哥。他也随和地唤他们为兄弟或“徒弟”。据何玉涛本人介绍,他1964年5月生于随州市广水办事处的农村家庭,兄妹五人他排行老大。1981年高中毕业后,曾在当地拜师学过半年砌匠。1982年10月入伍,到当时新组建的上海武警总队第二支队当兵,曾养过半年猪。第二年,经过选拔推荐到支队班长教导队集训三个月,后被任命为支队侦察班长。据说,那时他参训的14个科目,考核成绩就有13个优秀,仅单双杠一个科目是及格。
眼前的何玉涛,虽年过半百,留着小平头,浓眉大眼,宽阔的脸庞仍透着几分英气。身高一米八三,体重八十五公斤的他俨然一个山东大汉。与他接触,通过他的一言一行,记者不时被他的故事感染着、兴奋着、鼓舞着。
据说,当时他自入伍进入集训队以后就走上了习武之路。那时他每天的任务就是在教员指导下,勤学苦练各种军事技能和擒拿格斗技术,经常摔得鼻青脸肿,浑身是伤,也仍然坚持训练,因为他知道,训练苦一点,实战中就能发挥得好一些。直至练到可以灵活应用且能一招制敌为止。为了不断提高技击水平,增强格斗能力,他到处遍访名师,潜心苦练。当年,上海滩只要稍有名气的武术、摔跤、拳击等各门各派的名师他都曾拜过师学过艺。他弃门户之见,取各家之长,最后得以技术全面,战术精湛,功力深厚,每战必胜。
1983年,国家体委和武警部队开始举办各种类型的武术散打比赛,何玉涛先后代表上海市前卫体协和上海武警总队,出征全国(全国武警部队)及各地区和省级的各种武术散打比赛。数年之间,在散打12个级别的比赛中,他先后参加了七十公斤级、七十五公斤级、八十公斤级等三个级别的比赛。1985 在湖南长沙贺龙体育馆举行的全国武术散打邀请赛上一举夺魁。1984年至1986年,他在上海市举办的散打比赛中连续三年夺得七十公斤级的冠军。1992年,停赛多年的他再次复出,在海南首届武术散打比赛中夺得八十公斤以上级的冠军。习武多年,比赛多年,他已20多次夺得全国各地各种武术散打比赛不同级别的冠、亚军。
1986年,美国全美武术协会组织的一个武术团队来华作巡回访问演出。当来到上海表演时,美方提出想与当地中国武师进行一次切磋表演。有关方面经过慎重研究,决定选派何玉涛所在的武警上海前卫体协散打队代表上海武术界迎战美国拳师。当时在上海卢湾体育馆与何玉涛对战的是当时美国一流的自由博击高手,不光精通博击格斗,还会中国功夫。一个美国黑人敢到中国进行巡回功夫表演,可见不是一般人。到了比赛场地,看到肌肉结实强壮有力的黑人对手在进行赛前热身训练中体现的强大力量和深厚功力时,对于今晚能否取胜他心里还真是没底。当时他想如单纯论力量硬拚,可能不是对方的对手。要想打败对手,必须技术加战术,关键时刻用绝招。根据赛前约定,双方进行自由搏击,除后脑、裆部禁击,可以使用任何技术手段进行打击。他面对强大的对手,沉着冷静,细心观察,凭着多年比赛的经验,很快就发现东方的散打和西方的博击技术的差异,迅速找到对方动作的缺陷。凭借过硬的功夫和良好的心理素质,扬长避短,以腿法绝招多次打倒对方,最后以绝对优势取胜。使中国功夫再次大放异彩,为国争光。鉴于何玉涛在我国各种武术散打大赛和军内外比武活动中取得的突出成就,1987年他在部队被直接由战士提拔为干部,当年,上海市举办首届“上海卫士”评选活动。何玉涛经过层层推选,最终摘取“上海卫士”的桂冠。当时的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后来的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亲自为他颁奖。
枪人合一 文武双全
1989年5月1日,刚刚建省不久的海南省开始组建武警总队,从全国各地抽调精英到海南任职。时任副连职干部的何玉涛被任命为海南省武警总队教导大队训练参谋,成为全省武警训练的“教头”。当时的海南,论武术散打功夫可以说完全就没有能与何玉涛一较高下的人。简言之:水平不在一个层面上。他曾参加的海南首届散打比赛,原定三局二胜,结果在第二局,他就绝招出手,在比赛台上把对方打的休克昏迷,直接送到了医院。从此,在海南武林中,他成了真正的“大哥大”级的人物,军内外拜他学武的人趋之如懋。他的徒弟中已经有数十人在全国(省、市)级各种武术散打比赛取得过不同级别的冠军。
记者在与何玉涛座谈时获悉,他平生好武喜文,酷爱读书。据说他当年从上海到海南时所带的13个行李箱子中,就有12个装满书的箱子。如今虽然成为领导干部,他也仍然不断从书本中吸取营养,每过一段时间就要去书店转转看有没有自己需要的书籍。如今他家里客厅最显眼的就是直立到顶的大书柜,堆满了诸如中外名著、百科全书、全球通史和各种伟人、名人文选之类的书。不仅如此,何玉涛还文武双修,练过书法,并爱好篆刻,吹过萨克斯,敲过大鼓,曾经担任过海南武警总队军乐队的队长和大鼓手。
1995年,海南省公安厅组建现役警卫处。当时已确定转业、档案已到广水某单位的何玉涛重穿军装,从此,18年来,他从一个副营级参谋,一步步成长为师级干部。历任海南警卫局首长警卫处处长、外宾警卫处处长、海口警卫处处长、后勤部部长,2010年晋升为副师职,成为海南省警卫局党委委员,武警大校。
谈起工作,他直言不讳地说:警卫工作,通俗的说法就是“保镖”或者是人肉盾牌,是确保警卫对象人身绝对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警卫人员必须身怀绝技,精通射击、擒拿格斗、车辆驾驶,紧急救生等技能。除了拥有敏捷的反应和矫健的身手,还需要在最危急的时刻挺身而出面对危险。勇敢无畏和献身精神对他们来说就是代名词。
按何玉涛的说法:他是35岁以前练功夫,35岁以后开始练枪。据他讲,当初从事警卫工作时,训练是极其残酷的,无论是体能技能训练还是心理素质训练都是超极限的。在射击训练中,要求在5秒钟内完成拔枪、上膛、射击5发子弹。在50米距离的范围内想打哪就打哪,弹无虚发。25米距离精度射击的成绩是5发子弹48环为及格,49环为良好,50环才是优秀,标准之高前所未有,可以说必须要枪人合一。尤其强调练成快速射击、首发命中,贴近实战,提高快速反应能力上下功夫。据说,为了提高射击技能,在射击训练中,因为时间长,强度大,他的耳朵曾多次震得内血管破裂,出现血肿,至今听力下降,经常耳鸣。但他仍然坚持,终于练成出类拔粹的精湛射击技术。他的微型冲锋枪射击能在十九秒内完成提枪、上膛、据枪、瞄准并快速打掉二十个人头钢板靶。手枪双手双枪可以同时击中不同的目标。2000年,他到北京参加全国警卫部队军事汇报表演,在十几位中央领导和二千多名嘉宾面前,出色完成了79式微型冲锋枪对抗和手枪双手双枪的表演项目,当时到北京观摩的海南省公安厅时任厅长贾东军大加赞赏,回琼后专门召开庆功会进行表彰。2003年,他带队参加全国警卫部队军事技能大比武,夺得总成绩全国第四名,手枪快速射击第三名的好成绩。
时刻准备着
记者与何玉涛接触的次数多了,从他的言谈举止,你总能不同程度地从他身上感觉到几分儒雅和不尽的活力。他平时不多说话,但不管你与他交谈任何话题,总能感觉到他的知识面之宽、之广博。据了解,原本只有高中文化水平的何玉涛如今已拥有中央党校函授大学的本科学历。
据说,作为合格的警卫人员,有时还要充当导游、解说员、陪聊的角色。平时要学习很多知识,如:天文、地理、人文、风情,当地传说趣闻等等。甚至如何正确吃西餐,在何种场合应该怎样着装,基本的外交礼仪,如何用肢体语言表达问候,领带的各种系法等等,这些都是警卫人员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不仅如此,警卫人员还要针对警卫对象的特点掌握一些特殊技能,如骑山地车、打网球、打桥牌等。多才多艺,文武双全,什么都应该会才是一个合格的警卫人员。据说,何玉涛就熟练的掌握了车辆特技驾驶的技能,在紧要关头,可以随时使用。
他们平时还要对海南的历史、经济、社会、人口等情况进行了解掌握,对海南的地理、道路情况也要心中有数,成为“活地图”。不仅可以脱口而出海南任何两个市(县)之间的距离,能够准确说出乘车时间、路面状况、沿途加油站、卫生间的分布情况,而且可以说出众多接待酒店总统套间的楼层、朝向、安全通道方位和各式餐厅的具体位置。笔者在与何玉涛攀谈过程中,了解到他现在不抽烟,少饮酒,不喝茶(叶)。其实并不是因为他不会抽烟、喝酒。据说他年轻时曾经烟瘾很大,是个标准的“烟鬼”,每天要抽四、五包香烟。现在完全戒掉了。追问其原因。他说吸烟本身就是不好的生活习惯应该戒,再说因为工作需要,不能因为吸烟给别人留下不好的印象。再者饮酒过量也会影响工作,因为特殊的工作岗位,必须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对于我们而言,平时没有什么过年过节、周末假日的概念,说不定哪一刻就会接到通知。所以必须24小时保持高度的戒备待命状态,任务一来第一时间必须赶到,无论手上有多大的事情也得立即放下,任务永远要放在第一位。简单地说:就是时刻准备着。平时不论是在何种场合,即使是8小时以外,也不管是与谁一起聚会,他始终控制饮酒保持清醒。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何玉涛自从军三十多年来至今保持着一个良好的习惯,那就是从步入军营的大门起,每天坚持写日记,走上领导岗位后是天天写工作日志。他曾在日记里写道:“我胸无大志,一没想当大官,二没想发大财,但求能:出门为国家尽忠,进门为父母尽孝。”“警卫无小事,只能出经验,不能出教训”。 据可靠消息,何玉涛最自豪的就是曾经连续8年在海南省警卫局的军事技能考核中取得第一,至今无人能破。用他的话说,自从当兵以来,不分周末假日,天晴天阴,他是长年不间断地坚持锻炼。即使是探亲休假期间,他每天不是爬山,就是游泳,或跑步。
据了解,何玉涛的父母都是八十岁高龄的老人。他说:我也明白“孝为德之本,百善孝为先”和“忠孝不能两全”的道理。但是,为了工作他每年也只能把父母接到海南来住一段时间。为了能多陪二位老人家,他是中午推掉所有的应酬回家陪老人吃饭,晚上尽量回家陪老人散步。用他的话说,他那时只想乘父母当时还能活动,多陪陪他们。
据介绍,进入警卫系统18年,何玉涛曾先后担负过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乔石、李鹏、朱镕基、温家宝、李克强、李瑞环、贾庆林、曾庆红、吴官正等一百多位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贴身警卫。组织实施过塔吉克斯坦总统、纳米比亚总统、澳大利亚总理、印度总理辛格等几十位外国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来海南的警卫工作。参加过十一届琼海博鳌亚洲论坛、三亚的金砖峰会等重要会议和重大活动的安全警卫任务,没有出过任何问题。
由于他的率先垂范,他所领导过的首长警卫处、外宾警卫处的军事训练和政治教育连续多年在省警卫局的年度考核中取得团体第一名的好成绩。
2013年何玉涛正式脱下军装转业到海口市公安局,担任特警支队的政委.肩扛三级警监的警衔。担负全省的防恐、维稳和突发事件的处置工作。这不仅意味着他30多年来所学的本事全部派上了用场,也意味着他身上的担子更重了,责任更大了。当记者问起何玉涛下一步的打算时,他直陈胸臆:希望在不久的未来,带出在全国叫得响的公安特警队伍,力争为党和人民交一份满意的答卷,确保海南人民的一方平安。在此,我们也真诚的祝愿我们的老乡,—代人杰——何玉涛在新的工作岗位,在未来的岁月,能够走的更好,走的更远,工作、生活的更充实、更完美、更有意义。
记者与何玉涛虽同住海口,多年前便知晓他的许多传奇故事,但无缘与他谋面。后经朋友介绍,有幸近距离走近他、接触他、了解他并介绍他这位老乡。

在海口,凡是我所接触到的认识何玉涛的人,都亲切地称他为大哥。他也随和地唤他们为兄弟或“徒弟”。据何玉涛本人介绍,他1964年5月生于随州市广水办事处的农村家庭,兄妹五人他排行老大。1981年高中毕业后,曾在当地拜师学过半年砌匠。1982年10月入伍,到当时新组建的上海武警总队第二支队当兵,曾养过半年猪。第二年,经过选拔推荐到支队班长教导队集训三个月,后被任命为支队侦察班长。据说,那时他参训的14个科目,考核成绩就有13个优秀,仅单双杠一个科目是及格。
眼前的何玉涛,虽年过半百,留着小平头,浓眉大眼,宽阔的脸庞仍透着几分英气。身高一米八三,体重八十五公斤的他俨然一个山东大汉。与他接触,通过他的一言一行,记者不时被他的故事感染着、兴奋着、鼓舞着。
据说,当时他自入伍进入集训队以后就走上了习武之路。那时他每天的任务就是在教员指导下,勤学苦练各种军事技能和擒拿格斗技术,经常摔得鼻青脸肿,浑身是伤,也仍然坚持训练,因为他知道,训练苦一点,实战中就能发挥得好一些。直至练到可以灵活应用且能一招制敌为止。为了不断提高技击水平,增强格斗能力,他到处遍访名师,潜心苦练。当年,上海滩只要稍有名气的武术、摔跤、拳击等各门各派的名师他都曾拜过师学过艺。他弃门户之见,取各家之长,最后得以技术全面,战术精湛,功力深厚,每战必胜。
1983年,国家体委和武警部队开始举办各种类型的武术散打比赛,何玉涛先后代表上海市前卫体协和上海武警总队,出征全国(全国武警部队)及各地区和省级的各种武术散打比赛。数年之间,在散打12个级别的比赛中,他先后参加了七十公斤级、七十五公斤级、八十公斤级等三个级别的比赛。1985 在湖南长沙贺龙体育馆举行的全国武术散打邀请赛上一举夺魁。1984年至1986年,他在上海市举办的散打比赛中连续三年夺得七十公斤级的冠军。1992年,停赛多年的他再次复出,在海南首届武术散打比赛中夺得八十公斤以上级的冠军。习武多年,比赛多年,他已20多次夺得全国各地各种武术散打比赛不同级别的冠、亚军。
1986年,美国全美武术协会组织的一个武术团队来华作巡回访问演出。当来到上海表演时,美方提出想与当地中国武师进行一次切磋表演。有关方面经过慎重研究,决定选派何玉涛所在的武警上海前卫体协散打队代表上海武术界迎战美国拳师。当时在上海卢湾体育馆与何玉涛对战的是当时美国一流的自由博击高手,不光精通博击格斗,还会中国功夫。一个美国黑人敢到中国进行巡回功夫表演,可见不是一般人。到了比赛场地,看到肌肉结实强壮有力的黑人对手在进行赛前热身训练中体现的强大力量和深厚功力时,对于今晚能否取胜他心里还真是没底。当时他想如单纯论力量硬拚,可能不是对方的对手。要想打败对手,必须技术加战术,关键时刻用绝招。根据赛前约定,双方进行自由搏击,除后脑、裆部禁击,可以使用任何技术手段进行打击。他面对强大的对手,沉着冷静,细心观察,凭着多年比赛的经验,很快就发现东方的散打和西方的博击技术的差异,迅速找到对方动作的缺陷。凭借过硬的功夫和良好的心理素质,扬长避短,以腿法绝招多次打倒对方,最后以绝对优势取胜。使中国功夫再次大放异彩,为国争光。鉴于何玉涛在我国各种武术散打大赛和军内外比武活动中取得的突出成就,1987年他在部队被直接由战士提拔为干部,当年,上海市举办首届“上海卫士”评选活动。何玉涛经过层层推选,最终摘取“上海卫士”的桂冠。当时的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后来的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亲自为他颁奖。

1989年5月1日,刚刚建省不久的海南省开始组建武警总队,从全国各地抽调精英到海南任职。时任副连职干部的何玉涛被任命为海南省武警总队教导大队训练参谋,成为全省武警训练的“教头”。当时的海南,论武术散打功夫可以说完全就没有能与何玉涛一较高下的人。简言之:水平不在一个层面上。他曾参加的海南首届散打比赛,原定三局二胜,结果在第二局,他就绝招出手,在比赛台上把对方打的休克昏迷,直接送到了医院。从此,在海南武林中,他成了真正的“大哥大”级的人物,军内外拜他学武的人趋之如懋。他的徒弟中已经有数十人在全国(省、市)级各种武术散打比赛取得过不同级别的冠军。
记者在与何玉涛座谈时获悉,他平生好武喜文,酷爱读书。据说他当年从上海到海南时所带的13个行李箱子中,就有12个装满书的箱子。如今虽然成为领导干部,他也仍然不断从书本中吸取营养,每过一段时间就要去书店转转看有没有自己需要的书籍。如今他家里客厅最显眼的就是直立到顶的大书柜,堆满了诸如中外名著、百科全书、全球通史和各种伟人、名人文选之类的书。不仅如此,何玉涛还文武双修,练过书法,并爱好篆刻,吹过萨克斯,敲过大鼓,曾经担任过海南武警总队军乐队的队长和大鼓手。
1995年,海南省公安厅组建现役警卫处。当时已确定转业、档案已到广水某单位的何玉涛重穿军装,从此,18年来,他从一个副营级参谋,一步步成长为师级干部。历任海南警卫局首长警卫处处长、外宾警卫处处长、海口警卫处处长、后勤部部长,2010年晋升为副师职,成为海南省警卫局党委委员,武警大校。
谈起工作,他直言不讳地说:警卫工作,通俗的说法就是“保镖”或者是人肉盾牌,是确保警卫对象人身绝对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警卫人员必须身怀绝技,精通射击、擒拿格斗、车辆驾驶,紧急救生等技能。除了拥有敏捷的反应和矫健的身手,还需要在最危急的时刻挺身而出面对危险。勇敢无畏和献身精神对他们来说就是代名词。
按何玉涛的说法:他是35岁以前练功夫,35岁以后开始练枪。据他讲,当初从事警卫工作时,训练是极其残酷的,无论是体能技能训练还是心理素质训练都是超极限的。在射击训练中,要求在5秒钟内完成拔枪、上膛、射击5发子弹。在50米距离的范围内想打哪就打哪,弹无虚发。25米距离精度射击的成绩是5发子弹48环为及格,49环为良好,50环才是优秀,标准之高前所未有,可以说必须要枪人合一。尤其强调练成快速射击、首发命中,贴近实战,提高快速反应能力上下功夫。据说,为了提高射击技能,在射击训练中,因为时间长,强度大,他的耳朵曾多次震得内血管破裂,出现血肿,至今听力下降,经常耳鸣。但他仍然坚持,终于练成出类拔粹的精湛射击技术。他的微型冲锋枪射击能在十九秒内完成提枪、上膛、据枪、瞄准并快速打掉二十个人头钢板靶。手枪双手双枪可以同时击中不同的目标。2000年,他到北京参加全国警卫部队军事汇报表演,在十几位中央领导和二千多名嘉宾面前,出色完成了79式微型冲锋枪对抗和手枪双手双枪的表演项目,当时到北京观摩的海南省公安厅时任厅长贾东军大加赞赏,回琼后专门召开庆功会进行表彰。2003年,他带队参加全国警卫部队军事技能大比武,夺得总成绩全国第四名,手枪快速射击第三名的好成绩。

记者与何玉涛接触的次数多了,从他的言谈举止,你总能不同程度地从他身上感觉到几分儒雅和不尽的活力。他平时不多说话,但不管你与他交谈任何话题,总能感觉到他的知识面之宽、之广博。据了解,原本只有高中文化水平的何玉涛如今已拥有中央党校函授大学的本科学历。
据说,作为合格的警卫人员,有时还要充当导游、解说员、陪聊的角色。平时要学习很多知识,如:天文、地理、人文、风情,当地传说趣闻等等。甚至如何正确吃西餐,在何种场合应该怎样着装,基本的外交礼仪,如何用肢体语言表达问候,领带的各种系法等等,这些都是警卫人员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不仅如此,警卫人员还要针对警卫对象的特点掌握一些特殊技能,如骑山地车、打网球、打桥牌等。多才多艺,文武双全,什么都应该会才是一个合格的警卫人员。据说,何玉涛就熟练的掌握了车辆特技驾驶的技能,在紧要关头,可以随时使用。
他们平时还要对海南的历史、经济、社会、人口等情况进行了解掌握,对海南的地理、道路情况也要心中有数,成为“活地图”。不仅可以脱口而出海南任何两个市(县)之间的距离,能够准确说出乘车时间、路面状况、沿途加油站、卫生间的分布情况,而且可以说出众多接待酒店总统套间的楼层、朝向、安全通道方位和各式餐厅的具体位置。笔者在与何玉涛攀谈过程中,了解到他现在不抽烟,少饮酒,不喝茶(叶)。其实并不是因为他不会抽烟、喝酒。据说他年轻时曾经烟瘾很大,是个标准的“烟鬼”,每天要抽四、五包香烟。现在完全戒掉了。追问其原因。他说吸烟本身就是不好的生活习惯应该戒,再说因为工作需要,不能因为吸烟给别人留下不好的印象。再者饮酒过量也会影响工作,因为特殊的工作岗位,必须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对于我们而言,平时没有什么过年过节、周末假日的概念,说不定哪一刻就会接到通知。所以必须24小时保持高度的戒备待命状态,任务一来第一时间必须赶到,无论手上有多大的事情也得立即放下,任务永远要放在第一位。简单地说:就是时刻准备着。平时不论是在何种场合,即使是8小时以外,也不管是与谁一起聚会,他始终控制饮酒保持清醒。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何玉涛自从军三十多年来至今保持着一个良好的习惯,那就是从步入军营的大门起,每天坚持写日记,走上领导岗位后是天天写工作日志。他曾在日记里写道:“我胸无大志,一没想当大官,二没想发大财,但求能:出门为国家尽忠,进门为父母尽孝。”“警卫无小事,只能出经验,不能出教训”。 据可靠消息,何玉涛最自豪的就是曾经连续8年在海南省警卫局的军事技能考核中取得第一,至今无人能破。用他的话说,自从当兵以来,不分周末假日,天晴天阴,他是长年不间断地坚持锻炼。即使是探亲休假期间,他每天不是爬山,就是游泳,或跑步。
据了解,何玉涛的父母都是八十岁高龄的老人。他说:我也明白“孝为德之本,百善孝为先”和“忠孝不能两全”的道理。但是,为了工作他每年也只能把父母接到海南来住一段时间。为了能多陪二位老人家,他是中午推掉所有的应酬回家陪老人吃饭,晚上尽量回家陪老人散步。用他的话说,他那时只想乘父母当时还能活动,多陪陪他们。
据介绍,进入警卫系统18年,何玉涛曾先后担负过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乔石、李鹏、朱镕基、温家宝、李克强、李瑞环、贾庆林、曾庆红、吴官正等一百多位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贴身警卫。组织实施过塔吉克斯坦总统、纳米比亚总统、澳大利亚总理、印度总理辛格等几十位外国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来海南的警卫工作。参加过十一届琼海博鳌亚洲论坛、三亚的金砖峰会等重要会议和重大活动的安全警卫任务,没有出过任何问题。
由于他的率先垂范,他所领导过的首长警卫处、外宾警卫处的军事训练和政治教育连续多年在省警卫局的年度考核中取得团体第一名的好成绩。
2013年何玉涛正式脱下军装转业到海口市公安局,担任特警支队的政委.肩扛三级警监的警衔。担负全省的防恐、维稳和突发事件的处置工作。这不仅意味着他30多年来所学的本事全部派上了用场,也意味着他身上的担子更重了,责任更大了。当记者问起何玉涛下一步的打算时,他直陈胸臆:希望在不久的未来,带出在全国叫得响的公安特警队伍,力争为党和人民交一份满意的答卷,确保海南人民的一方平安。在此,我们也真诚的祝愿我们的老乡,—代人杰——何玉涛在新的工作岗位,在未来的岁月,能够走的更好,走的更远,工作、生活的更充实、更完美、更有意义。

英姿飒爽的何玉涛

何玉涛与他的父母

时刻准备着的何玉涛
责任编辑: 邱中国

地区专栏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