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 > 行业 >

为党骄傲和自豪--记李德彪大使的入党故事

来源:世界财经杂志 编辑:邱玉兰 时间:2021-12-08
导读: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我的⽼师李德标⼤使每当听到这⾸歌,总是情不⾃禁地随着歌曲节拍吟唱起来,他的脑海⾥总是回想着为党⼯作的流⾦岁⽉和如昨往事 。李⼤使1929年12⽉出⽣,195
万众一心
       世界财经网讯:(记者邱玉兰报道)“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我的⽼师李德彪⼤使每当听到这⾸歌,总是情不⾃禁地随着歌曲节拍吟唱起来,他的脑海⾥总是回想着为党⼯作的流⾦岁⽉和如昨往事。李⼤使1929年12⽉出⽣,1952年8⽉⼊党,1992年7⽉离休,曾任驻尼泊尔⼤使。
       李⼤使今年已经92岁了,作为我国外交战线离退休⼲部,李⼤使经常跟我们回忆他们⼊党时的难忘故事和动⼈情节,讲述他们从接受党的教育培养,到成⻓为⼀名外交战线共产党员的光荣经历。根据李⼤使的讲述我们把它整理出来,来记录李⼤使他们坚定理想信念,不断提⾼党性修养,把⾃⼰的⼀切献给祖国外交事业的⼼路历程。全⽂为李⼤使⼝述,邱⽟兰综合离退休⼲部局李芳⽂章整理。
懵懂岁⽉与党初识
       闲暇时分,每当回想起苦难的童年,我的脑海⾥就会萦绕着《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歌。因为它唱出了⼴⼤⼈⺠群众对中国共产党的衷⼼拥护和跟党⾛的坚定信念,唱出了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领导中国⼈⺠争取国家独⽴、⺠族解放、⼈⺠幸福的历史必然。

图⽚:李德彪⼤使1960年在苏联
       我是上海⼈,家住在上海法租界,曾亲眼⽬睹法国军警和他们雇⽤的越南警察在租界的霸道⾏径。殖⺠者根本不把中国⼈当⼈看,租界法国公园⻔⼝就挂着“狗与华⼈不准⼊内”牌⼦。我的⽗亲是公司⼩职员,⼀家六⼝就依靠他的微薄收⼊艰难度⽇。上海解放前,除了当护⼠的姐姐,我⽗亲和两个哥哥都失业了。我们家像⽆数穷⼈⼀样,痛苦地煎熬着。穷⼈的孩⼦早当家,我上中学基本都是靠奖学⾦,之后考⼊当时学费最低的⼤夏⼤学学习。童年和⻘少年时期的经历,
       让我对殖⺠者充满愤恨,对国⺠党政府的腐败⽆能⽆⽐厌恶和绝望,对中国共产党有着天然好感和期盼。1949年5⽉,上海解放了,我们家也彻底翻身解放了,摆脱了饥寒交迫的⽇⼦。⼤哥当上了⼯⼈,⼆哥当上了⼯程师。我们家的巨⼤变化是那个时代千万普通家庭的⼀个缩影。⼤家都由衷地感谢党、感谢⽑主席,牢记⽑主席是⼈⺠的⼤救星,永远铭记党的恩情。
成⻓岁⽉受党呵护
       1949年新中国成⽴后,在党的指引下,我经历了⼈⽣最重要的成⻓。当时,祖国各项事业亟需⼈才,党中央决定在⼀些⼤城市招收⼀批⻘年⼤学⽣,作为外交⼈才进⾏培养。1949年7⽉,中央外事⼩组到上海招录了100多名进步⻘年学⽣,作为外交部后备⼲部。我和其他20多名⼤夏⼤学(后并⼊华东师范⼤学)的校友被录取了。我们来到北京,进⼊华北⼈⺠⾰命⼤学(中国⼈⺠⼤学前身),学习⻢列主义⽑泽东思想、中国共产党党史。⾰⼤是⼀座⾰命⼤熔炉,在学习期间,我当上班⻓,坚定了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树⽴起为⼈⺠服务的⼈⽣观,我的⼼与党更加贴近了。
图⽚:1987年尼泊尔国王夫妇来使馆做客
       1950年6⽉朝鲜战争爆发后,⾰⼤学⽣被分成两部分,⼀批赴朝鲜战场⼯作,另⼀批留下来学习俄语,因为当时中苏友好结盟,⼤批苏联专家帮助建设新中国,需要俄语⼈才。我被分配到新成⽴的北京俄⽂专修学校学习。我学业突出,政治进步,是共⻘团团委宣传委员,并出席了两次全国共⻘团⼤会。1952年8⽉1⽇,经过党组织的考察和批准,我光荣地加⼊了中国共产党。⼊党近70年来,我始终铭记着⼊党的这⼀天,把它看得⽐⾃⼰⽣⽇还重要,因为这是我的政治⽣⽇,我在党旗下庄严宣誓,为共产主义事业奋⽃终身。
奋⽃岁⽉有党指引
       我是从俄专的700名学⽣中被选调进外交部的,从此成为⼀名党的外交战⼠。此后,我在驻苏联使馆先后三次常驻,总共16年,在张闻天、刘晓、潘⾃⼒和刘新权四位⼤使领导下⼯作。1952年11⽉,我刚⼊党不久,就被派到驻苏使馆⼯作,⾸任常驻⼀⼲就是⼗年,当时⼀⼼想的就是听党话,服从组织分配。我在使馆⼯作主要是给领导当翻译、读报以及双边访问联络等等。那时候中苏关系起起伏伏,既有蜜⽉期的亲密⽆间,也有中苏论战的针锋相对。中苏友好期间,每逢赫鲁晓夫与社会主义国家领导⼈会谈或其他重⼤外交事件,苏共中央联络部总是通知使馆去苏共中央党部做记录,我就去过很多次。苏共中央有关内部重⼤事件的通报,则通过正式⽂件转交我们。读报是每天早8点给⼤使和参赞做重要新闻的摘译汇报,为此每天晚上都要读完苏联塔斯社当晚9点发送的⼏百⻚新闻资料,每天早6点都要听完莫斯科中央电台的新闻。如果晚上有外事活动,开夜⻋也要读完当天新闻,⽽且第⼆天早上照样爬起来听⼴播。星期天新闻⽆休,我也⽆休。⼀年365天,分不清哪天是休息⽇。漫⻓的常驻⽣活虽然⾟苦忙碌,但我⼼⾥始终有⼀份信念⽀撑,那就是⼊党誓⾔,对党忠诚,积极⼯作,为共产主义奋⽃终身……这期间我的政治思想不断成熟,业务⽔平不断提⾼,过得特别充实愉快。
图⽚:1971年参加刘新权⼤使在克⾥姆林宫递交国书活动
       我在苏联常驻时,⽑泽东、周恩来、邓⼩平、陈毅、彭真等⽼⼀辈党和国家领导⼈都访问过苏联。我作为使馆联络员有幸当⾯聆听了他们发⼈深省、启⼈⼼智的教诲。其中最让我刻⻣铭⼼、永⽣难忘的,是⽑主席1957年11⽉赴苏联参加⼗⽉⾰命40周年庆典,期间慰问了使馆同志。⽑主席进⼊使馆时和⼤家⼀⼀握⼿。对我来说,这是⼀次⼗分激动、⽆法忘怀的握⼿。⽑主席落座后,使馆同志们围着⽑主席,有的站着,有的就席地⽽坐。我记得⽑主席主要谈了社会主义阵营的光明前景和我国当时的政治、经济形势。当时⽑主席的医⽣曾提前交代,主席来看望使馆同志,谈话时间20分钟,请⼤家掌握。结果,⽑主席谈了约⼀个⼩时,这是多么珍贵的⼀⼩时呀!⽑主席讲完后,全体馆员⻓时间热烈⿎掌,唱着《东⽅红》,依依不舍地⽬送⽑主席离去。能在⽑主席的亲切教导下,为党的外交事业⽽奋⽃,这是我这⼀⽣中最幸福的事情。在我数⼗年的外交⽣涯中,⽑主席的话⼀直⿎舞着我克服困难、奋勇向前。
 
图⽚:1957年11⽉⽑主席到驻苏联使馆看望⼯作⼈员
桑榆岁⽉为党骄傲
       作为⼀名有近70年党龄的⽼党员,我有幸能和⼤家共庆建党100周年的⼤喜事,在耄耋之年有幸经历“两个⼀百年”奋⽃⽬标历史交汇点,怎能不骄傲?怎能不豪迈?虽然我已不再年轻,但⼈⽣的追求和⽬标永远不会改变,坚定跟党⾛的⼼永远不会改变。我常想,苏联共产党偌⼤的⼀个党,怎么就轰然倒塌了?苏联偌⼤的⼀个社会主义国家,怎么就分崩离析了?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当时苏共意识形态领域混乱,忽视党的建设重⼤问题,放弃了社会主义道路,放弃了⽆产阶级专政,放弃了共产党的领导地位,结果使得已经相当严重的苏联政治、经济、社会、⺠族⽭盾进⼀步激化,最终酿成了国家解体、制度剧变的历史悲剧。从苏联的深刻教训中,我更能体会当前党史学习教育的重⼤意义,我们伟⼤的党⽴⾜百年历史新起点,能够从百年⻛⾬中汲取经验教训,凝聚前进⼒量!习近平总书记说:“⼀切向前⾛,都不能忘记⾛过的路;⾛得再远、⾛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我坚决拥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的党中央,决⼼积极投身党史学习教育,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往⽆前的奋⽃姿态,继续为实现中华⺠族伟⼤复兴的宏伟⽬标贡献⼀个⽼党员的绵薄之⼒。
图⽚:李德彪⼤使(右)同邱⽟兰(左)
责任编辑:邱玉兰
万众一心
武汉加油
Copyright ©驰越文化传媒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2028931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1142号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4248号 |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京B2-20224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