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 > 行业 >

《人间四月天》观后感

来源:世界财经杂志2019年10月刊 编辑:梦飞 时间:2019-10-30
导读: 文/苑丹丹 关于徐志摩,一直耳熟于心,由来已久就想了解他一生多情浪漫的爱情故事。 近日满怀热情地看完了《人间四月天》徐志摩的故事,该剧以诗人徐志摩短暂一生的浪漫爱情为主旋律,讲述了他与三个风格迥异的女子复杂多彩的情爱故事。 1922年秋天,诗人徐
万众一心
文/ 苑丹丹 
关于徐志摩,一直耳熟于心,由来已久就想了解他一生多情浪漫的爱情故事。
近日满怀热情地看完了《人间四月天》徐志摩的故事,该剧以诗人徐志摩短暂一生的浪漫爱情为主旋律, 讲述了他与三个风格迥异的女子复杂多彩的情爱故事。
1922 年秋天,诗人徐志摩从英国剑桥留学归国,石破天惊地发表了一篇——徐志摩离婚通告,文名尚未远播的他立即以此头号新闻震动了中国,造成了近代史上头一宗西式离婚事件,挑战了百年前中国的封建婚姻制度。徐志摩当时写下这样一段文字:“我将在茫茫人海中寻访我唯一之灵魂伴侣。得之,我幸;不得,我命。”这可以说是徐志摩为自己短促的一生所写下的注脚,“寻求灵魂伴侣”这样一个想法,引领徐志摩在匆匆的36 载人生里历经了三段感情,交错于三个不同典型女子的生命之间,他们共同创造了诗人徐志摩, 也同样因他而改变了各自的命运。徐志摩 20 岁时在父母的安排下娶了 16 岁妻子,完成了传宗接代的义务后, 便远赴西方求学,守在家乡的妻子张幼仪,以为只要紧紧追随丈夫的脚步便能抓住丈夫的心。可是当她远渡重洋到了英国后,才发现徐志摩在旅英期间邂逅了一位才情洋溢的清丽少女林徽音。她不愿意介入徐志摩的婚姻,匆促地随父返国。
徐志摩为了反抗封建社会不合理的婚姻及思想,毅然决然提出离婚要求,并鼓励张幼仪也跟他一样活出自己的新生活,成为反抗封建思想、改造社会的先锋,人在异乡又怀有身孕的幼仪,在孤立无援的情况下几度失去求生的勇气,但最后她终于坚强起来,答应志摩的要求并决定留在异乡重新开始自己的人生。离婚后的张幼仪,留在德国求学,回国后接办上海女子商业银行,一生却没有走出徐志摩的世界,这以后,她跟夫家维持着奇异的关系,共同经营事业,还替他奉养双亲,连丧事都由她承办主持。
徐志摩带着一个全新的未来回国追寻林徽音,乍抵国门时,却听闻林徽音已接受父母安排订下了婚约,对象是他恩师的儿子一一梁思成。这对志摩而言无疑的是一个致命的打击。盘根错节的关系,进退两难的局面与夹缠不清难以收拾的感情,至此便成为徐志摩与林徽音一生无法说与人知,只能流向诗里的秘密。林徽音虽选择了粱思成的婚事,但是她仍无法淡忘与徐志摩的感情;这段情宛若春风,拂面而来如此可亲,一旦迎身向前却只能抱得满怀愁绪, 不能有结果;徐志摩十分痛苦。就在此时,北京的社交名媛陆小曼翩然而至,她虽已是有夫之妇,但却因为同样窒闷于封建婚姻之中, 同样有着对爱情渴望,因而快速的呼应了诗人的热情, 也因此徐志摩想把她从一个封建婚姻解救出来,开创出两人性灵自由的美丽人生。两人努力冲破了家庭的反对和社会舆论的压力,终于争取到了一场不被祝福的婚礼。他们相爱,可是当时大多数的人却说他们互相毁了对方,实事也是,徐志摩因她而声名狼藉,因她而与父母不合,因她的挥霍浪费而疲于奔命地赚钱,更因她而身心俱疲,她给了徐志摩一个爱情的答案,又给了他一个生命的问号;诗人的人生最后困在她这里。不稳定的感情生活,让徐志摩在婚后数年里感到无尽的困顿与苦闷,梦想幻灭,诗作枯竭,乃至为生活南北奔波教课,最后终于以一场意外结束了他这来去匆匆的短暂人生——为了赶赴北京听一场林徽音的演讲而搭机撞山葬送了生命,以顽童般的笑声为朋友所记忆的徐志摩,趁着盛年以这样突兀的告别式为自己光彩夺目的人生划下句点, 同时让所有爱他和他爱的人错愕与终生的怀念。
林徽音与徐志摩这段走了一生却未完的感情,也因此成为后世一直不解的悬谜。甚至连带梁思成对她感情的了解及缄默也成为另一个迷; 粱思成亲自捡了一块志摩坠机的残骸带回北京让林徽音一直摆在案头直到她病逝, 数年后她还继续发表给徐志摩的情诗,在她临终前,她要求并第一次见到了张幼仪,却什么话依然没说出过,张幼仪却明白了她对徐志摩的爱。
陆小曼在徐志摩死后竟变成另一个人;她费了几年的力气帮他收集出了遗作,终身不穿华服、不打扮、不出门应酬,让自己华丽的生命从此消迹匿影在这世上。而立志追求真爱的徐志摩,他的一生虽然以不幸福的婚姻、不完美情感生活悲剧收场,然而, 他以一生之力, 以自己的灵魂与诗歌来讴歌并追寻生命中的真善美的精神, 却也打动了每一个人的心。或许, 这正是他的故事会一再的被中国人记忆的原因。
看完20 集《人间四月天》 彻底了解了徐志摩这个闻名遐耳的大诗人真实的生活写照, 没有想到徐志摩却是如此感性的一个人, 一生为爱所困, 因爱而早逝。他一生的才气永远成了文学巨坛上的憾言。犹其是看完最后两集我已是泪流满面、泣不成声,一代文学诗人竞这样早早的离开人间而去了,离开了三个钟爱他的女子。
20 集《人间四月天》 电视剧说长不长,说短不短,但其中隐藏的故事,却让人回味无穷。
真正的徐志摩和林徽因,自然是没有人可以演绎出来的。但是,我觉得他们演的已经很不错了,林徽因的灵性,徐志摩的感性,在这部片子里展示的淋漓尽致,我觉得很好。
都说徐志摩最后乘机回北京是为了看林徽因的演讲,其实只是一部分吧,也有陆小曼的原因吧,想要逃离陆小曼堕落的生活……
林徽因放弃徐志摩是正确的,她爱的很理智,两个寻求浪漫的人即使走到了一起也不会长久,因为生活需要脚踏实地,而两个从骨子里都浪漫的人是不可能脚踏实地的生活的。
没有人不梦想飞翔,因为爱,她放弃了可以飞翔的翅膀,可以说爱的很彻底,很真诚。但长着翅膀想飞的人看不懂这些,当付出真爱却换不来最起码的尊重和礼遇时,当付出真爱却受到一连串的致命伤害时,坚强的幼仪终于找回了曾经丢失的翅膀。她不再低眉顺眼默默无语的奉献自己的爱,她学会了张开翅膀飞翔,她张开绚丽的翅膀飞的比那个想飞的人还要高还要美,多年后徐志摩在看到她时更多的应该是悔恨吧,他一生都在追求爱情,却不明白真爱就在他身边, 当陆小曼在烟踏上无休止的吸食鸦片时,当徐志摩负债累累走投无路向幼仪求助时,他又在想些什么呢?
能维系婚姻的不仅仅是爱情,更重要的是责任。其实徐志摩和张幼仪都没有错,两个不同世界的人硬被栓在一起生活,其实两个人都很可怜。
徐志摩对林徽因的感情是一种灵魂上的契合!而他跟张幼仪的包办婚姻,在情感上他出于无奈,志不同, 道不合,相处在一起亦找不到共同语言, 张幼仪始终无法融入志摩的世界,无法体会他的思想,徐志摩是个有思想、有抱负、是个诗情并茂的浪漫才子,林徽因亦如此!而张幼仪则是个十分古典的、传统的女性, 当然,这并不能说是任何人的过错。错只错在他们彼此的命运,错在两个人始终无法成为同类人……
徐志摩用一生去实践他的新时代,康桥与林徽因成就了康河之美,也成就了一传奇, 或许林徽因带给了徐志摩灵感。而人生就是奇妙,林徽因理智的选择了梁思成,而注定有完美也有残缺。陆小曼或许是多余的, 而却是应该加上的,当林徽因去宾州学习的时候,注定徐志摩将面临选择,而他浪漫主义的个性最终让他选择了陆小曼,暂且不说谁好。而缺了陆小曼, 徐志摩的人生又不是完美的。张幼仪是他最该爱的女人,而林徽因是他最爱的人。但最后是张幼仪给了徐志摩完整的人生。
林徽音是徐志摩真正想爱的女人,张幼仪是徐志摩真正应该爱的女人,陆小曼是徐志摩爱情悲剧的牺牲品,悲哀。徐志摩爱情的悲剧牺牲了三个女人的爱情。
尽管徐志摩才活了三十几年,但是他却活完了他的一生。他的人生才刚刚开始,最后只能让三个人女来完整了他的人生,不知道是喜还是悲, 可谓是传奇的三个女人,出现的顺序
都是那样的传奇,在现实生活中如果他们出现的顺序是相反的,可能他会有幸福的人生,但是他的幼稚决定了他的命运,最后只能一死谢天下,让他永远活在三个女人的心里。也实现了他的爱情永恒。
想爱的爱不到,该爱的给了致命的伤害, 不该爱的却为之罔付了生命。为爱追逐一生最终还是不知爱为何滋味。
看完了《人间四月天》,时间暂且是短暂的。但需要长久的时间去记住,人间是美好的,有些是不幸的。最后以林徽林的“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结束此文。
“我说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笑着点亮了四面风:轻灵在春的光艳中交舞着变。
你是四月早天里的云烟, 黄昏吹着风的软,星子在无意中闪, 细雨点洒在面前。
那轻,那聘婷,你是, 鲜妍面前的冠冕你戴着, 你是天真,庄严,你是夜夜的月圆。
雪化后那片鹅黄你缘; 新鲜初放芽的绿,你是; 柔嫩喜悦水光浮动着你梦期待中的白莲。
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 是燕在梁间呢喃,——你是爱,是暖,是希望,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责任编辑:梦飞
万众一心
武汉加油
Copyright ©驰越文化传媒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2028931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1142号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4248号 |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京B2-20224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