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的水乡—京城什刹海
来源:世界财经杂志2019年8月刊 编辑:梦飞 时间:2019-08-30
导读:
说起什刹海,那可以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用名冠京城、蜚声海外来形容也丝毫不过分。它地处市中心城区西城区,毗邻北京城中轴线,与中南海水域一脉相连,环境优美,景色宜人,被誉为“北方的水乡”。


文/赵 玥
说起什刹海,那可以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用名冠京城、蜚声海外来形容也丝毫不过分。它地处市中心城区西城区,毗邻北京城中轴线,与中南海水域一脉相连,环境优美,景色宜人,被誉为“北方的水乡”。
在地安门大街国家话剧院里一家艺术设计单位工作的那段时光,每天上下班途径什刹海湖边是我最开心的事,都要刻意穿行在湖边绕道而行, 为的就是能享受下那片刻如画般的美景,览湖光粼粼,听杨柳婆娑,闻原汁的京味儿……站在前海、后海交接之处的银锭桥上,便可饱览后海水天一色、西山群峰如画的美景,为之倾倒,为之陶醉,这就是著名的燕京小八景之一的“银锭观山”。
在地安门大街国家话剧院里一家艺术设计单位工作的那段时光,每天上下班途径什刹海湖边是我最开心的事,都要刻意穿行在湖边绕道而行, 为的就是能享受下那片刻如画般的美景,览湖光粼粼,听杨柳婆娑,闻原汁的京味儿……站在前海、后海交接之处的银锭桥上,便可饱览后海水天一色、西山群峰如画的美景,为之倾倒,为之陶醉,这就是著名的燕京小八景之一的“银锭观山”。

什刹海历史上属于北运河水系。想当初,著名的京杭大运河的北起始点就是此地。京杭大运河是隋朝时修建的伟大工程,它对于疏通河道、繁荣经济、加强水运和南北交流等各方面都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它的源头多年来人们一直说是通州的张家湾,似乎已成定论,其实这是不准确的。经过许多专家学者的反复考察调研、论证核实,确定大运河的源头就是什刹海。什刹海是北京的一座天然空调器。在隋唐明清几个朝代,京杭大运河都是沟通南北的重要水上通道,南来北往的物资可以通过航运流通,从南方一路畅通无阻驶来,直抵什刹海。只是到了近代,特别是近一二百年,受水源下降流量不足的影响,运河的水量大幅度减少,大船才开不进来了, 而停在了通州的张家湾,但追根溯源,张家湾并不是大运河的源头,这是有证可查的。

什刹海历史悠久, 早在 13 世纪,蒙古灭金,被称作金中都的金代北京城 (在现在北京城区的西南一带) 的宫殿毁于大火,元世祖忽必烈决定另建一座新的都城。什刹海是元大都规划设计的最基本的依据之一, 体现在:全城自北向南的中轴线是紧傍积水潭而选定的;大都城四面的城墙位置是依积水潭东南岸的距离而建的。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先有什刹海,后有北京城。什刹海地区的街巷结构最早形成于元代,区内不少建筑年代久远,具有北京传统建筑的典型特征。
在元代, 蒙古人把水泊叫作“海子”,后人也约定俗成地延续了这个叫法,什刹海也是因此于明初而得名。它包括前海、后海和西海 (又称积水潭)三个水域及临近地区,与“前三海”相呼应,俗称“后三海”,水域面积 33.6万平方米,平均水深不足2 米,是自西北向东南连续排开的三个弓形湖泊。它还有一个十分有趣的现象,那就是它的称谓特多:什刹海、十刹海、敬业寺湖、后湖指的都是它,但后两个名字人们并不常用。
在元代, 蒙古人把水泊叫作“海子”,后人也约定俗成地延续了这个叫法,什刹海也是因此于明初而得名。它包括前海、后海和西海 (又称积水潭)三个水域及临近地区,与“前三海”相呼应,俗称“后三海”,水域面积 33.6万平方米,平均水深不足2 米,是自西北向东南连续排开的三个弓形湖泊。它还有一个十分有趣的现象,那就是它的称谓特多:什刹海、十刹海、敬业寺湖、后湖指的都是它,但后两个名字人们并不常用。

据史书记载,什刹海这个名称最早出现在明朝初年,后来又称为十刹海。《帝京景物略》 讲到十刹海的禅寺时说: “京师梵宇,莫十刹海若者”。历史上这里是寺庙林立之地,素有“九庵一 庙”之说,因而其周边的水域也得名 为“十刹海”。到了民国时期对此有 了定论:沿袭过去十刹海之名或作什 刹海,两名并用,又分为十刹前海、十刹后海和十刹西海,简称为前海、后海和西海,以上为通用名称。

什刹海是北京城享有盛名的历史文化旅游风景区,清代起就成为游乐消夏之所,为燕京胜景之一。什刹海景区的不少古建筑在北京城市建设发展史上及政治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主要代表有恭王府及花园、宋庆龄故居及醇王府、郭沫若纪念馆、钟鼓楼、德胜门箭楼、广化寺、汇通祠、会贤堂。如今随着游客的增多, 这里逐渐出现了一些古文化商店、小吃街和酒吧等,因此,也成为了京城文化街之一。

新中国成立后,什刹海及其周边地区得到了全面的治理和疏浚,在设计施工期间一度将什刹海水域称为“四海”,即十刹西海 (积水潭)、十刹前海、十刹后海和西小海。西小海为十刹前海西边的一部分,与前海间有一条道路隔开,而后西小海被改建成游泳池, 并建有儿童嬉水的蘑菇池,还设立了什刹海体校和什刹海体育馆,为有培养前途的体育苗子提供了良好的场所和条件。还在岸边上建立了水泥栏杆,把古老的什刹海打扮得更美丽了,夏天可以划船,冬天可以滑冰。

什刹海地处皇城腹地,地理环境得天独厚,建筑典雅别具一格,两岸秀丽杨柳依依,水面荡漾波光粼粼。夜幕低垂,微风佛面,临岸的酒肆、茶馆、咖啡店灯火通明,游人如织。来自不同国度、肤色各异的宾朋聚集于此,感受和体味着这里的风雅与别致。优美的环境引来了许多鸟禽光顾这里, 而且湖中还出现了一个野鸭岛,吸引了大批的游人驻足,成为别具一格的一大景观,同时也得到了环保人士和爱鸟人士的关注,为它们在此安家创造了清洁的环境和生存条件。许多新闻媒体对此事进行了多次的报道,为增强人们的环保意识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什刹海还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历经数百年的发展,这里积淀了上至皇亲国戚、士大夫,下至普通百姓的深厚的多层次文化。鳞次栉比的名人故居、博物馆,以及蜿蜒幽静的胡同小巷、古色古香的四合院分布其间,历史上众多的文人墨客都在此留下了足迹。成为美丽京城一张无价的文化名片。今天的什刹海,再次成为品味北京古都风韵与时尚的平民乐园, 传统的胡同文化和流行的现代风情在这里奇妙地融合在了一起, 什刹海的文化氛围更加浓郁丰厚, 多彩多姿。西城区每年都要在这里举办“ 什刹海文化节”、“ 什刹海消夏晚会”、“ 什刹海诗歌朗诵会” 等大型文化活动, 吸引了京城各界文人墨客, 乃至外埠的宾客甚至国际友人也前来品味和加盟, 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什刹海现为开放的国家级4A 风景区,同时也是北京25 片传统风貌保护区中最大的一个,是北京历史与文化最具代表性的区域,什刹海的春之暖风、夏之莲叶、秋之涟漪、冬之白雪倾倒了无数慕名而来者。
什刹海现为开放的国家级4A 风景区,同时也是北京25 片传统风貌保护区中最大的一个,是北京历史与文化最具代表性的区域,什刹海的春之暖风、夏之莲叶、秋之涟漪、冬之白雪倾倒了无数慕名而来者。

在周边还聚集着众多北京风味的特色餐厅。银锭桥畔有以烤羊肉誉满京城的老字号餐厅烤肉季;什刹海北沿幽深的胡同小院里聚集了12 家京城老字号小吃的九门小吃店;烟袋斜街出来便是清真老字号望德楼;鼓楼脚下是脍炙人口的炒肝老店鼓楼姚记炒肝。什刹海可以说是北京城里一处集自然风光、人文历史、美食文化和传统民俗于一身的旅游胜地,也是古都北京一座秀美的湖景乐园。

今天的什刹海, 古典与现代相容,传统与前卫契合,自然景观与人文胜迹辉映。闲暇之余, 或品酒泛舟,览湖光粼粼,或徜徉两岸,听杨柳婆娑,或搜寻美食,尝御膳家宴, 或投宿胡同人家品着原汁的京味儿。正敞开美丽博大的胸襟,欢迎着四面八方的嘉宾!
责任编辑:梦飞

旅游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