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心相通”让中马合作走得更远
来源:世界财经杂志2019年8月刊 编辑:梦飞 时间:2019-08-30
导读:
文/记者倪浩 六百多年前郑和下西洋的故事仍在马来西亚广泛流传。六百多年后,马来西亚成为一带一路建设早期收获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7 月29 日,由中国公共外交协会、中国驻马来西亚大使馆及马来西亚贸工部主办,环球网承办的一带一路 中国-马来西亚人文交


文/ 记者 倪 浩
六百多年前郑和下西洋的故事仍在马来西亚广泛流传。六百多年后,马来西亚成为“一带一路”建设早期收获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7 月29 日,由中国公共外交协会、中国驻马来西亚大使馆及马来西亚贸工部主办,环球网承办的“一带一路” 中国-马来西亚人文交流与经济合作论坛在吉隆坡举办。马来西亚对华特使、马来西亚-中国商务理事会主席陈国伟在致辞时说,“一带一路”强调“五通”: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和民心相通。其中,最接地气、最接近群众的就是“民心相通”。而此次论坛旨在基于“民心相通”的基础之上,促进中马两国文化交流,促进两国在“一带一路”框架下的合作日趋紧密。合作成果斐然
中国驻马来西亚大使白天说,马来西亚是最早响应“一带一路”倡议的国家之一,也是首批在该倡议下收获丰硕成果的国家之一。“马来西亚东海岸铁路项目上周在登嘉楼举行了复工仪式,我本人也有幸亲眼见证了这个对马来西亚有重大意义的基础设施项目的再出发、 再前进。相信东海岸铁路项目在建成后将彻底改变马来西亚整个地区从西海岸到东海岸, 到北马等省州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
马来西亚投资发展局主席、马中友好协会会长拿督马吉德追溯了两国经贸发展史。1974 年中马双方刚建交时, 合作和联系都比较少。而如今, 中国已成为马来西亚第一大贸易伙伴。中国对马来西亚的投资增长迅速,已连续3 年成为马来西亚制造业最大的投资者。“在人文交流领域,马来西亚去年接待了约300万中国游客, 我相信这个人数将进一步增加。”
学习中文可增强竞争力
“ 无论是政治合作还是经贸对接, 都必须有民心的基础,‘ 民心相通’ 是‘ 一带一路’ 合作中的重中之重。” 陈国伟强调,“ 马来西亚华人的祖先来自中国, 我们和中国有源远流长、血浓于水的文化传承关系。”
事实上, 近年来, 中马两国人文领域交流合作不断取得进展。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于 2016 年正式办学。马来西亚目前有 6 所孔子学院、1 个孔子课堂。
陈国伟认为, 在全球化背景下, 国际交流日益复杂, 单纯的政治和经贸合作受到各方面限制, 这就更迫切需要文化软实力去化解冲突和矛盾。“马来西亚目前读华小的非华裔生已接近华小学生总数的20%, 中文不只属于华人, 是属于全民的共同财富, 学习中文可增强竞争力, 也可以促进族群交流, 这已成为我国大部分人的共识, 不是任何人所能阻挡的大势所趋。”
李锦记健康产品集团市场副总裁薛守春在论坛上表示,“ 一带一路” 不仅是一条经贸之路、外交之路, 更是一条文化之路、 文明之路。企业不仅是落实“ 一带一路” 经贸合作的直接和核心载体, 也应是文化交流的重要参与者, 理应承担起促进文化传播与交流的责任。
广阔的合作前景
白天说, 当前世界, 保护主义、 单边主义和逆全球化竞相抬头, 开放还是封闭、合作共赢还是零和博弈, 是我们面临的一道选择题。在“ 一带一路”、中美贸易战、华为 5G 等议题上,马来西亚已经作出了选择。中马都倡导自由多边贸易体系, 都致力于推动建立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白天表示, 中国愿意和马来西亚探讨在金融、高价值农业、高科技等领域加强合作, 挖掘双方在数字经济、 人工智能、 高新科技等新产业、新业态的合作潜力, 为双方合作培育新的增长点。中国也愿意和马来西亚开展更密切的人文互动, 在智库媒体、互派留学生、人力资源培训、旅游、体育等领域开展更多合作, 促进两国的人文交流和文明互鉴。
薛守春表示, 李锦记健康产品集团愿意成为中马两国的健康使者, 在推动中马两国的文化交流与健康产业合作中发挥积极作用。“李锦记健康产品集团核心品牌在马来西亚市场已耕耘近十年, 我们不只带给无数人健康和快乐, 还创造了新的事业契机, 收获良好的口碑, 增进了两国人民的友谊。”
责任编辑:梦飞

资讯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