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十座都市正在下沉美媒:21 世纪末,美国多地可能被淹
来源:光明日报 编辑:杨 征 郝树华 时间:2020-09-26
导读:
早些时候,印度尼西亚正式宣布将在 2024 年“迁都”,而实施这项宏大工程的重要原因之 一,就是该国当前的首都雅加达已是“危城”一 座,平均年沉降25 厘米,位居全球之首。然而, 雅加达并不是世界上唯一一个正在下沉的城市。随着气候环境变化,学界警告称,


早些时候,印度尼西亚正式宣布将在 2024 年“迁都”,而实施这项宏大工程的重要原因之 一,就是该国当前的首都雅加达已是“危城”一 座,平均年沉降25 厘米,位居全球之首。然而, 雅加达并不是世界上唯一一个正在下沉的城市。随着气候环境变化,学界警告称,在未来数十年 间,全球恐将有数十座主要城市或部分下沉、或“整体消失”,数千片沿海而建的社区将无法居住。保护环境,刻不容缓。
21 世纪末,美国多城或将被淹
美国《商业内幕》杂志称,按极地冰川目前的消融速率来计算,截至2100 年全球海平面将上升2.43 米左右。届时,全美将有多座城市为此付出惨重代价——其中,大多数城市从前就饱受洪灾侵袭,今后的发展趋势更不乐观。
位于墨西哥湾沿岸的新奥尔良市地势低洼, 又建在密西西比河的河口三角洲,该市面对洪涝灾害可谓格外被动。事实上, 该市至今仍未从2005 年的飓风灾难中恢复元气。
据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一份研究显示,新奥尔良近年更是出现了明显的下沉趋势, 沉降速率合每年5 厘米左右。据了解,该市部分区域本就处在海平面4.5 米以下,照此发展,市内大片区域将在2100 年没入水下。

与新奥尔良遭遇类似,新泽西州大西洋城也饱受飓风洪水摧残:2012 年飓风“桑迪”过境时,该市70%至80%的面积曾被洪水吞没,部分区域的积水几近
2.5 米。专家推测,该市在未来几十年所面临的自然灾害恐将更为猛烈。比大西洋城命运更为堪忧的是美国东南沿海港市查尔斯顿:地方媒体早在10 多年前就已断言,该市将在 2050 年沦为一座“半淹没的鬼城”。
相比这些地处沿海的“ 难兄难弟”,美国航天城休斯敦的沉降更多是出于人为因素。据《休斯敦纪事报》称,休斯敦部分区域年平均下沉 5 厘米左右,主要成因是对地下水的过度抽取, 导致地下蓄水层日益枯竭。此外,美国首都重地也并不保证绝对安全:据美国地质调查局预计, 华盛顿将在未来百年内沉降15 厘米。
报道称,对于“美国沉没”这一重大课题,美国忧思科学家联盟曾经得出过更为悲观的结论: 该组织认为, 用不着等到本世纪末, 国家在2060 年左右就将有 30 座城市降至水下,30 万户家庭将受到直接影响,直接经济损失将超过1170 亿美元。
全球升温3°C,亚洲大都市“最受伤”
在近年召开的联合国气候会议上,“升温3°C”是相关议题的关键词之一。学界预计,全球气温将在本世纪末上升3 摄氏度左右,上升幅度和速度远超之前的预期,令遏制气候变化的重要国际协定在这一指标面前显得格外无力。美国非营利气象科学资讯机构“气候中心”曾预计,全球升温 3°C 将直接影响到 2.75 亿人, 而人口密集的亚洲大都市所蒙受的损失将尤为突出。

根据科学家的数理推演, 在未来的“3°C 时代”,日本关西地区的经济重镇大阪将被海水淹没,520 万居民将受到直接影响,经济损失可达 1 万亿美元。中国的“ 东方明珠” 上海也存在巨大的洪灾隐患: 外媒称,上海市中心在“3°C 时代”将会遭遇“大面积”沉没, 受影响人口将达到 1750 万,就连一些地标性高层建筑也无法幸免。 英国 《卫报》称,其实自2012 年起上海政府就已经开始着手应对洪灾隐患,不仅建造了全国规模最大的深层排水系统,还为太湖吴淞江泄洪工程投入400 多亿元人民币。而孟加拉国首都达卡的危情一点不亚于雅加达: 孟加拉湾的水位涨幅是全球平均水平的10 倍之多。
事实上,从拉美到非洲、再到发达的欧洲,世界各地均存在“陆地下沉”的隐患。有媒体表示,面对“大自然的愤怒”,地球上没有任何一个区域能够独善其身。
全球变暖是阴谋论?
尽管气候变化的危害性受到全球关注,但也有一些人认为它有点言过其实。早在21 世纪初,美国国会就有共和党人认为全球变暖是“ 伪科学”,当时,参议员英霍夫声称,支持《京都议定》 的那些政客心怀鬼胎、最终目的是实现“全球治理”;还有一种流传较为广泛的观点认为,科学家有意营造这种论调,是为了获取“科研经费”。
除此之外,也有舆论认为,学界对未来“末世场景”的描绘有夸大之嫌, 毕竟不少国家也在积极应对,且统治阶级也不可能任凭“国土下沉”。
责任编辑:杨 征 郝树华

资讯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