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地区专栏 > 广东 >

东莞龙眼社区:砥砺奋进“百千万工程” 走深走实高质量发展之路

来源:世界财经杂志 编辑:李小玲 时间:2024-04-22
导读: 龙眼社区位于虎门镇东部,毗邻香港、广州、深圳,S358省道 (原107国道) 及广深高速公路横穿其间,靠近滨海大道,交通便利。龙眼社区总面积2.98平方公里,户籍人口3277人,共1081户,外来人口约5.2万。 自百千万工程号角吹响至今,龙眼社区党委及领导班子以头
万众一心
龙眼社区位于虎门镇东部,毗邻香港、广州、深圳,S358省道 (原107国道) 及广深高速公路横穿其间,靠近滨海大道,交通便利。龙眼社区总面积2.98平方公里,户籍人口3277人,共1081户,外来人口约5.2万。
 
自“百千万工程”号角吹响至今,龙眼社区党委及领导班子以头号工程的精准之策、非常之力、务实之举,锚定目标、建章立制、激活动力、树立典型,强化保障、凝聚力量,全力推进“百千万工程”各项工作落地落实,取得了经济发展有新局面、社区建设水平有新提升、绿美生态建设有新亮点等显著成效,擘画出一幅城乡协调发展、经济彰显韧性的发展新图景。
 
党建引领夯实高质量发展根基
 
为社区谋发展,党建是基石、是航标、是引擎。龙眼社区聚焦百千万工程,坚持党建引领,以高质量党建推动社区高质量发展。
 
目前,龙眼社区党委下辖6个户籍党支部,拥有庞大的党员队伍,这是推动社区发展的重要力量。2023年,龙眼社区党委充分利用“严实莞家”和“虎门党建”公众号、远程网络教育平台等渠道,定期组织党员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显著提升了全体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
 
在党建工作中,龙眼社区党委严格执行“三会一课”党内生活制度,全年召开支部委员会会议12次,举办党课4堂,确保党内生活规范有序。同时还积极落实固定主题党日制度,进一步丰富了党员的组织生活;社区每季度召开党群联席会议,让党员和群众共同参与决策,确保居民利益得到充分保障;每周的班子联席会议则专注于研究社区工作,强化了班子的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
 
在全面从严治党方面,龙眼社区党委不断提升党风廉政建设水平,要求党员干部严格执行廉洁自律的各项规定,加强作风建设,着重查摆“四风”问题。同时,龙眼社区党委定期与党员干部进行谈心谈话,从政治纪律、群众纪律、生活纪律、工作纪律方面及时发现问题苗头,及时纠正、及时处理;强化廉政宣传教育,定期更新廉政宣传栏,持续展播“廉润莞邑”非遗公益广告,并举办书记廉政讲座、开展纪律教育学习月活动、召开以案为鉴以案促改警示教育等,积极弘扬新风正气与廉洁文化建设。
 
值得一提的是,龙眼社区党委督促财务办积极配合镇巡查调研工作专班,完成巡查摸底调研相关工作,并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迅速落实整改,切实做到了真改、实改、改到位。
 
凝聚党群合力,强化支部建设。接下来,龙眼社区将继续紧抓意识形态工作的落实,同时加强党支部、党员的教育管理,抓好党支部的作风建设,开展形式多样、亮点纷呈的主题党日活动,同时促进党员参与党内事务的主观能动性。
 
产业动能助力社区经济发展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在党建引领的坚实基石上,龙眼社区将落实“百千万工程”视为重中之重,精心谋划、积极推进社区产业发展和高质量增长的多项举措,培育壮大社区经济新的增长点,为居民增收致富提供了有力保障。2023年,龙眼社区总收入16942万元,比上年同期16013万元增加929万元,增幅5.8%,纯收入14781万元,比上年同期14070万元增加711万元,增幅5.1%。
 
稳扎稳打,确保物业租金收益增长。龙眼社区领导班子结合镇集体资产交易中心的相关政策,对物业出租方式进行了规范和整合,确保了整体租金收入的稳定。今年,社区物业租赁情况良好,集体铺位、厂房、宿舍和仓库等物业的出租率保持在较高水平,有效盘活了闲置物业资源。全年社区物业租金收入稳步增长,为社区经济发展提供了稳定的现金流支持。
 
明确职能,助推工业经济高质发展。工业经济作为社区发展的重要支柱,龙眼社区工联会积极履行职能,全力助推其高质发展。一方面,社区加强对工厂企业的服务和管理,落实工业企业服务专员机制,及时了解企业的经营情况、困难和需求,提供精准有效的帮扶措施。另一方面,社区积极组织企业参加政策宣讲培训会,协助企业申报各类奖励和补贴,鼓励企业加大创新投入,提升市场竞争力。此外,龙眼社区领导班子还加强了对规下企业的管理和服务,协助统计办催促企业进行网报和报表交收,确保企业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2024年,龙眼社区将继续以经济建设为重心,充分利用土地拓展空间政策,将特殊用地转变为正常工业用地,进行改造升级,从而推动经济的持续发展。同时,社区将加大物业招标信息的宣传力度,及时把握企业需求与物业租金动态,灵活调整物业租赁策略,以提高集体物业的出租率。此外,社区还将积极动态服务现有优质规上企业,确保沟通顺畅、服务到位;同时,深入挖掘并锁定潜在优质企业,主动走进企业,了解其经营状况和困难需求,力求避免优质资源的流失。
 
强产业,抓服务,壮大集体经济,龙眼社区致力于通过多措并举的方式,全面激发社区经济新动能。
 
环保治理推进社区跨越式建设
 
现代新潮的小区林立、干净整洁的市场井然有序、焕然一新的街道纵横交错……处处彰显着龙眼社区蓬勃发展的活力与魅力。在这里,惠民的变化正逐步发生。
 
在严打整治方面,龙眼社区坚决维护社区治安稳定,实施巡逻处警一体化,强化警务室巡逻组队伍建设,最大限度提升见警率、管事率。全年刑事案件得到有效控制,破案率显著提升。同时,社区还加强了对人口信息的核实和管理,推广“金钟罩”注册,提高了居民的安全防范意识。此外,治安队联合辅警、民兵在重要时段设置护学岗进行护学管理,强化校园周边及学生上学、放学路段的巡逻防控,为居民创造了安全稳定的生活环境。
 
在城市建设管理方面,龙眼社区注重提升人居环境和燃气安全使用。通过招标工程及采购服务,积极推进市政、集体物业修缮和水利项目等建设。同时,加强对民房报建和小额工程的管理,确保建设活动的规范和安全。在城管方面,社区重点整治“六乱”问题,对乱堆放、占道经营、乱摆卖等行为进行全区域整治,清理非法广告,处理车辆乱停放等问题。此外,三线整改也取得显著进展,居民区的三线整治工作已大部分完成,有效改善了居民的居住环境。
 
在环境卫生整治方面,龙眼社区全面落实城市精细化管理,开展村容村貌提升行动、爱国卫生运动等。实行环境卫生网格化管理,监督生活垃圾的及时清运和消毒保洁工作。加大清洗和洒水频率,提升洗扫保洁质量。同时,加强园林绿化和行道树日常养护工作,深入开展“除四害”工作。此外,社区还推进了整体风貌整治提升行动,对龙眼新村张氏墓园周边、龙眼三路等区域进行绿化升级改造和整修工作,提升了社区的整体环境品质。
 
全力做实“绿”字文章,为社区注入“绿色动能”。2024年,龙眼社区计划推进多项改造工程,包括道路升级、绿化美化、公园及散步道改造、环境治理等,同时聚焦乡村振兴,强化人居环境整治,打造美丽宜居社区新家园。
 
民生项目筑牢百千万工程基石
 
“百千万工程”实施以来,龙眼社区积极响应政策号召,全面加强民生项目建设,在卫健、妇联、民政福利以及基层宣传文化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不断提升居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为推进和美社区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卫健与妇联工作方面,龙眼社区注重提高居民的健康意识和能力。通过加强健康宣教工作,开展健康义诊、健康讲座、发放宣传资料等多种形式的活动,有效提升了居民的健康素养。同时,社区还全面开展健康服务,为老年人提供健康体检、验眼活动、健康咨询等服务,确保老年人能够享受到及时、便捷的医疗保健服务。此外,社区还积极开展妇女文化建设,通过举办“家庭教育大讲堂”、“反家暴”知识讲座等活动,加强了对妇女的关爱和教育。
 
在民政福利工作方面,龙眼社区坚持以人为本,积极为困难家庭、单亲家庭、年老体弱人员等提供关爱和帮扶。通过申请高龄津贴、乘车卡、优待卡等福利政策,社区为符合条件的老年人提供了实实在在的帮助。同时,社区还协助残疾人做好医疗养老保险报销和一户多残补贴工作,并积极参与各类公益活动,为困难家庭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在基层宣传文化工作方面,龙眼社区注重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通过开展各类宣传活动和文体文化活动,丰富了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社区制作了关于党的群众路线的宣传资料,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及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大中型宣传广告等,加强了思想政治工作。同时,社区还建成了龙眼发展历程展览厅,展现了龙眼社区的发展历程和成果,增强了居民的归属感和自豪感。此外,社区还积极开展各类文明实践活动,如节日文艺晚会、北栅片粤剧巡演等,为居民提供了展示才艺、交流文化的平台。
 
龙眼社区在推进民生项目建设的过程中,注重结合实际、突出特色,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和方法。通过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工作机制、强化资金保障等措施,确保了各项民生项目的顺利实施。同时,社区还积极通过接访、走访和下访、回访等多种形式相结合,妥善处理矛盾纠纷,为推进百千万工程注入了新动力。
 
今年是推进实施“百千万工程”的关键之年。当前,龙眼社区领导班子及居民上下齐心,加速推进,2024年龙眼社区在党委及领导班子引领下,还将继续社区振兴的工程工作,包括“生活大莞家”方面的工程,作好百千万工程活文章,推进和美社区建设之路。
 
龙眼社区党委书记张国平表示,实干争早春,奋进向未来,2024年,龙眼社区将继续在东莞市委、市政府及镇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发扬“敢为人先、务实进取”的精神,以党建为牵引,产业为支撑,生态为底色,全面推进和美社区建设。
责任编辑:李小玲
万众一心
武汉加油
Copyright ©驰越文化传媒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2028931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1142号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4248号 |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京B2-20224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