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时期党员素质的基本要求
来源:世界财经杂志2019年10月刊 编辑:梦飞 时间:2019-10-30
导读:
党员素质是指党员身上或党员队伍中能够体现党员条件的要素及在性质上区别其他群众、其他组织的内在规定性。党员的素质是构成党员党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党员素质是指党员身上或党员队伍中能够体现党员条件的要素及在性质上区别其他群众、其他组织的内在规定性。党员的素质是构成党员党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一、政治素质。这是党员从事政治活动必需的基本条件和基本品质。包括其政治态度、政治立场、政治观念、政治倾向、政治信仰、政治品质、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等。政治素质是党员素质中的核心素质,具有把关定向的功能,决定着其他素质的作用方向。提高党员政治素质的突出要求就是坚决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牢牢把握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这个本质,善于从讲政治的高度去分析、认识、判断和处理各种问题。
二、理论素质。即党员学习、掌握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的程度和状况。只有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才能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
三、思想素质。指党员的思想路线、思想方法、思想观点、思想觉悟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及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等状况。思想素质是政治素质的基础,是理论素质的反映和体现,在党员素质结构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份量, 常常直接影响、制约和左右着其他素质的形成和作用的发挥。一个共产党员没有良好健康的思想素质,就无法发挥其先锋模范作用。
四、思维素质。指党员在进行理性思维活动时所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是反映其思维活动本质特征的性质。包括记忆力、思维品质、思维能力和思维方式方法等。思维素质是党员素质中一种非常重要的素质,直接关系到共产党员的积极作为和有效作为。
五、心理素质。指共产党员在各种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情绪、情感、意志、兴趣等非智力、非理性的因素。它包括心理容纳和承受能力、自律能力、自主能力、自省能力、自警能力、自励能力等。心理素质常常影响党员价值的实现程度、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及党员个体的形象。
六、道德素质。指共产党员在处理个人与组织、个人与他人、个人与家庭、个人与社会等关系中所表现出的基本品行和素养。提高党员道德素质最根本的要求就是要按照以德治国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规范自己的行为,做一个品德高尚的人,模范遵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
七、作风素质。指党员在思想、政治、组织、工作、学习、领导、执政、生活等方面所表现出来的一贯态度和行为,它是共产党员的党性、世界观和内在品质的外在表现, 是党员素质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党员素质的综合反映。它同党员的其他素质是相互渗透和相互促进的。其要求是,进一步弘扬党的理论联系实际,紧密联系群众和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牢记谦虚谨慎、不骄不躁和艰苦奋斗;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以人民利益为最高标准,维护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同各种腐败现象作坚决斗争;坚持党的群众路线,自觉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等。
八、纪律素质。指党员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遵守党和政府所制定的规章、制度、准则、条例、政策等行为规范的意识和素养,包括遵守党纪政纪的自觉性、系统性、完整性、连续性、坚决性和创造性等方面, 全面遵守, 始终如一, 立场坚定。对党员纪律素质的要求,最根本的就是要严格按照党章、党内政治生活准则和各项规定办事。
一、政治素质。这是党员从事政治活动必需的基本条件和基本品质。包括其政治态度、政治立场、政治观念、政治倾向、政治信仰、政治品质、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等。政治素质是党员素质中的核心素质,具有把关定向的功能,决定着其他素质的作用方向。提高党员政治素质的突出要求就是坚决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牢牢把握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这个本质,善于从讲政治的高度去分析、认识、判断和处理各种问题。
二、理论素质。即党员学习、掌握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的程度和状况。只有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才能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
三、思想素质。指党员的思想路线、思想方法、思想观点、思想觉悟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及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等状况。思想素质是政治素质的基础,是理论素质的反映和体现,在党员素质结构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份量, 常常直接影响、制约和左右着其他素质的形成和作用的发挥。一个共产党员没有良好健康的思想素质,就无法发挥其先锋模范作用。
四、思维素质。指党员在进行理性思维活动时所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是反映其思维活动本质特征的性质。包括记忆力、思维品质、思维能力和思维方式方法等。思维素质是党员素质中一种非常重要的素质,直接关系到共产党员的积极作为和有效作为。
五、心理素质。指共产党员在各种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情绪、情感、意志、兴趣等非智力、非理性的因素。它包括心理容纳和承受能力、自律能力、自主能力、自省能力、自警能力、自励能力等。心理素质常常影响党员价值的实现程度、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及党员个体的形象。
六、道德素质。指共产党员在处理个人与组织、个人与他人、个人与家庭、个人与社会等关系中所表现出的基本品行和素养。提高党员道德素质最根本的要求就是要按照以德治国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规范自己的行为,做一个品德高尚的人,模范遵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
七、作风素质。指党员在思想、政治、组织、工作、学习、领导、执政、生活等方面所表现出来的一贯态度和行为,它是共产党员的党性、世界观和内在品质的外在表现, 是党员素质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党员素质的综合反映。它同党员的其他素质是相互渗透和相互促进的。其要求是,进一步弘扬党的理论联系实际,紧密联系群众和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牢记谦虚谨慎、不骄不躁和艰苦奋斗;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以人民利益为最高标准,维护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同各种腐败现象作坚决斗争;坚持党的群众路线,自觉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等。
八、纪律素质。指党员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遵守党和政府所制定的规章、制度、准则、条例、政策等行为规范的意识和素养,包括遵守党纪政纪的自觉性、系统性、完整性、连续性、坚决性和创造性等方面, 全面遵守, 始终如一, 立场坚定。对党员纪律素质的要求,最根本的就是要严格按照党章、党内政治生活准则和各项规定办事。

九、法律素质。指党员的法
治意识、法律精神、依法办事能力。法治意识是指党依法治国的观念,对 “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的认识和基本态 度;法律精神即法律至上的原则,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党的一切权力都是人民赋予的原则,党员是否真正具备彻底的法律精神是衡量其法律素质高低的显著标志; 依法办事能力,指党员根据法律的授权、按照法定程序从事各种活动的水平和本领。党员法律素质是新时期共产党员素质中极其关键的一种素质,直接关系到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实施和党的先进性的认同程度。
十、能力素质。它是党员素质结构中的主要部分,包括基本能力素质、核心能力素质等。一般党员应具备善于学习、科学思维、与时俱进、执行政策、团结协作、开拓创新、联系群众、沟通表达等基本能力素质,党员领导干部除此之外还必须具有科学判断形势、驾驭市场经济、应对复杂局面、依法执政、总揽全局五种核心能力素质和科学决策、任人唯贤、组织领导开展思想政治工作, 务真求实,加强自身建设等重要能力素质。
在新的历史时期,广大党员应不断提高各方面的素质和能力,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努力当好人民群众的模范带头人。
治意识、法律精神、依法办事能力。法治意识是指党依法治国的观念,对 “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的认识和基本态 度;法律精神即法律至上的原则,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党的一切权力都是人民赋予的原则,党员是否真正具备彻底的法律精神是衡量其法律素质高低的显著标志; 依法办事能力,指党员根据法律的授权、按照法定程序从事各种活动的水平和本领。党员法律素质是新时期共产党员素质中极其关键的一种素质,直接关系到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实施和党的先进性的认同程度。
十、能力素质。它是党员素质结构中的主要部分,包括基本能力素质、核心能力素质等。一般党员应具备善于学习、科学思维、与时俱进、执行政策、团结协作、开拓创新、联系群众、沟通表达等基本能力素质,党员领导干部除此之外还必须具有科学判断形势、驾驭市场经济、应对复杂局面、依法执政、总揽全局五种核心能力素质和科学决策、任人唯贤、组织领导开展思想政治工作, 务真求实,加强自身建设等重要能力素质。
在新的历史时期,广大党员应不断提高各方面的素质和能力,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努力当好人民群众的模范带头人。
责任编辑:梦飞

环境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