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环境 > 行业 >

花梨之乡的致富带头人-共产党员文永汉

来源:世界财经杂志 编辑:记者 邱中国 时间:2021-02-01
导读: 花梨之乡的致富带头人--记海南东方代鸠村委副主任、共产党员文永汉
万众一心
       世界财经网讯(记者 邱中国)2020年注定是全人类不可忘记的一年,这一年既充满了忧患,也充满了机遇。庚子年末,记者在海南采访期间,耳闻享有“花梨之乡”美誉的东方市三家镇红草村建有在海南最大,面积多达5000亩的鳄鱼观光养殖基地,成为海南省生态文化旅游的一大亮点。而更为令人惊喜的是其邻村代鸠村已有一个年轻人正在带领他的“东方市永汉种养农民专业合作社”规划与其配套千亩观光采摘果园,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和帮助村民致富时,立马前往一探究竟,寻找这个要从事生态观光采摘果园的追梦人。
       他叫文永汉(曾用名文海杰),今年刚满40岁,现任海南东方三家代鸠村委会副主任、共产党员。他曾受尽磨难几经沉浮,更有把村民带向富裕之路的梦想和具体实施方案。并且他正在按照预定的目标前进,力争在国家“十四五”开局之年,用实际行动向党的100岁生日献礼。他说:我的梦想就是和习总书记提出的中国梦一样,要把家乡的青山绿水变成老百姓的金山银山。
根正苗红志向远大
       据了解,文永汉的祖辈与我国南宋著名爱国志士文天祥同出一脉,东方市的许多文家人均以自己姓文而尊为文天祥的后代。他所诞生的地方依山傍水,自古就是风水宝地。斑鸠鸟,被奉为当地的一种吉祥鸟,据说当年他现在所住的村,曾有无数的斑鸠鸟到那里做窝。故此,村名代鸠。因为那里物产丰富旱涝保收,清末方圆几公里的人都纷纷搬到该村居住,就是图个吉利。
       文永汉现在的村属于革命老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东方市几场较大的战役就曾发生在那里,文家也是英雄辈出。在他居住地不到三公里范围,解放后曾出了两个正副部级干部。从七十年代开始,他的爷爷曾是村里副书记,他的爸爸也曾是村的支部委员。在当时,他的家庭属于典型的根正苗红的家庭。因此,他从小家里虽不富裕,甚至很穷,但受到很好的熏陶,内心也充满对家乡的热爱,并立志长大后要报答和建设自己的家乡。  
       他家兄妹三个,他是老大。1997年香港回归的那一年,他16岁时在三家镇中学初中毕业,在家乡度过了他的整个青少年时期。
首次创业血本无归
       文永汉离校后,当时别无选择,因为学历不高,没有生活阅历,只能回乡种地。除了种地种庄稼还是种地,无非是在种植品种上根据季节变化不断翻新。因为单纯种地只能靠天收,那几年无论种菜还是种水稻,其收成前几年还算说得过去。于是,他就开始着手大干,心想,老天不负有心人,只要尽心尽力,一定会有收获。他决心在老家创业,要用自己的一双手打造出一片新天地。
       2001年,也就是他下学的第四年,正当他满怀信心并铆足了劲把所有的积蓄拿出来准备大干一场。不料眼看自己种植的10来亩辣椒已经快丰收在望的时候,10月份突然一场东方市历史上少有破坏性极强的特大台风降临。导致好端端的辣椒烂在地里,分文不值。他苦心经营了几年的第一次创业梦就此破灭。
身处异壤胸怀故乡
       面对第一次的创业失败,他不光是要面对血本无归和负债的无奈,文永汉是满脑子的不甘心,但是又没有任何办法。因为他家没有哪个亲戚能够帮他,而且到处也借不到钱再生产。当时他只能选择打工,以期寻找发展的机会。于是,他把孩子留在家里,带着老婆,被迫去了广州白云区打工。
       在那里,他除了在酒店端盘子当服务员之外,还在建筑工地做过装修等工作。这期间,没有少遭人家白眼。几乎每天过的都是白天被老板骂晚上骂老板的生活。虽然人在异乡,但内心天天想的还是如何早点回到老家去。两口子在外相依为命,勉强打了两年多时间的工,积攒了两万多块钱便双双举家回乡,指望东山再起。目的就是继续他的创业梦,就是建设自己的家乡。
二度创业雪上加霜
       文永汉回到家乡后,用在外打工赚到的钱买了一台小货车,专门从事运输开始二度创业。他一边到处走村串户收蔬菜从中赚点差价,一边自己种些小菜卖赚些生活费。同时,用车给一家糖厂拉甘蔗。原以为从此可以步入小康,过上衣食无忧的日子,然而他却不甘心曾经的失败。总想干一番大的事业,总想通过一点点积累,希望积沙成塔。2011年前后,在他终于积攒到20多万元钱时,他想再“玩把大的”生意。于是,从别人手里租来100多亩土地种香蕉。经过一年到头的辛勤劳动,眼看又是丰收在际时,突然因为别有用心的人在网上散布“海南香蕉有毒”的消息,当时香蕉价格一泻千里而且卖不掉。不仅打拼几年积攒的20多万元血汗钱没了,一下子还欠下近70万元的债务。于是乎,各种要账的人纷至沓来。过去曾经相互非常热情的肥料、农药、种子供应商,一下子对他变得冷漠起来。有的人轻者说话不客气,重者嘴里骂骂唧唧,还扬言要打人。文永汉所到之处,似乎成了最不受欢迎的人。按他的说法,那时他真的是连想死的心都有。不知道今后的日子怎么过?更不知道自己将来还有没有未来?面对所有追债者,他只能反复的一遍又一遍的央求别人说他还年轻,请给他时间、给他机会,待他今后赚钱了再慢慢还钱。那时候,他是真的叫天天不鸣,叫地地不应。从此,全靠借钱度日,并且债台越筑越高。如何避开当时的追债者?以及远离那种倒霉的环境成了他的当务之急。不得已,他选择了再次打工。因为这种选择也是不得已而为之。
意外收获流转乾坤
       因为此次外出与上次打工最大不同点不仅因为是外债数额巨大,并且还有新的高利借债。每月必须还本不说,还要额外支付利息。据他讲,那些年他不是没赚到钱,但几年下来,仅支付的利息就高达100多万元。文永汉说:虽然带着老婆再次背井离乡来海口干泥水工很累,但与所欠债务和受人威胁的那种煎熬的日子比较起来,其实心更累。那段时间过的日子真的是不堪回首,说白了真的是生不如死,度日如年。
尽管文永汉那时过的不是他所想要的生活,甚至两个孩子的学费和两口子的生活费都成问题。面对巨大的生活压力,但他在海口打工期间仍然不忘当初的梦想。始终想着总有一天自己能够东山再起,并不忘奋斗之志。也许是老天注定今生命里要眷顾他,现实生活真应了古人“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那句名言。2015年夏天的一天,一个偶然的机缘巧合他意外中得一笔巨额奖金。文永汉也像当初对人许诺的那样,如数归还了所有人的欠款。并把剩下的12万元买了一台皮卡车,勤勤恳恳地干到今天。
       据了解,20多年来,虽然文永汉历经磨难,不断经受着创业和生活的各种考验,但他一直不忘学习进取。虽然身处逆境,其间仍然坚持自考旅游大专文凭,并加入了共产党。并参与村主任的竞选,赢得村委会副主任的资格。
述职报告彰显魅力
       据了解,2021年1月底,东方市三家镇党委政府对代鸠村“两委”班子及班子成员进行德能勤绩廉全面考核。文永汉自己对过去一年来的工作和廉洁自律执行情况作了如下汇报。他说:2016年,我经村换届选举为村委会副主任。任职4年来,在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能积极发挥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率先垂范,团结村两委班子成员,勇于创新,扎实工作,服务村民,分管的工作都能做到尽职尽责。他说从我分管村里人居环境卫生工作,由于精心部署和带领村民将村里的各个死角卫生基本清理干净,为村民在生活过程中得到卫生和健康,并加强督促管理,使得全村的庭院保持了高度的卫生。
       另外,由他分管村里的民事调解工作时有发生,由于他带着公平、公正的处理方式去解决问题,群众也非常配合,所有的问题迎刃而解。他表示,作为一名吃百姓饭、穿百姓衣的村干部,我会始终注重廉洁为公,从自身做起,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发扬成绩,克服缺点。特别是在帮贫扶贫方面,今后尽量多做力所能及的事,多为村民服务和带来更多的实惠。
招商引资只为发展
       据了解,文永汉自2015年从海口打工返回家乡后 ,始终在努力的做一件事。那就是紧紧围绕村里的土地做文章,因为他清楚地知道,只有掌握了一门专业的技术,才是立身之本。于是,还是选择了干农业种植这一行,并把种植圣女果当做突破口,把收购各种蔬菜当副业。果不其然,就因他在种植方面在行,具有丰富的农作物治病和预防庄稼各种虫害的经验,2018年一名台商慕名而来,在他们村租下500多亩地种植高附加值的奶油水果玉米。也因为他技术过硬服务到位,老板赚到钱后非常开心的表示愿意与他长期合作,并以股东身份占股经营。同时,2019年还叫来了另一个台湾老板与他合作,在代鸠村试种100个中外有名的品种水果种苗。为未来大规模种植各种观光旅游果园,形成一个以水果为特色的生态文化圈做准备。届时,其项目不仅将成为远近闻名的农业观光景区,还能带动周边数百人就业,每年还可为当地村民带来论亿计算的经济收入。而且,还能解决村民们的土地差异化问题。同时,整合资源,更便于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也更便于今后招商引资。
       据统计,近三年来,基于文永汉通过各方面的努力,由于他的先锋带头作用,不仅在村里投资100多万元建起了东方市少有的规模达近2000平米的歌舞文化广场,为丰富和活跃村民的文化生活奠定了坚实基础。还包括从台湾和三亚来的4个老板先后在他们村承包了1000多亩地种植高端玉米、柑橘和槟榔,逐步形成规模效益。由他和台湾股东联合开发的水果新品种正在发挥作用。不久的未来,随着由文永汉提出的与千亩鳄鱼养殖基地配套的千亩百种高端水果大型农家乐观光旅游项目落实之后,必将带动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那时的代鸠村周边将到处都是鸟语花香,代鸠村也将成为地道的花果山,才真正是神仙居住的地方。

正在村委会办公的文永汉
 
文永汉对代鸠村充满了希望
在文氏牌坊前文永汉如有所思
文永汉(左一)和他心爱的果园
文永汉(左一)面对自己辛勤培育的新品种
文永汉对自己的合作社信心满怀
责任编辑:记者 邱中国
万众一心
武汉加油
Copyright ©驰越文化传媒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2028931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1142号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4248号 |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京B2-20224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