郏县李光明村党支部书记孙宗道:让村民走上光明之路
来源:世界财经杂志 编辑:李增强 时间:2025-01-17
导读:
村西头张增亮家门前排水弄好了没有?前街孙宗强门口的杂物堆清理完了没有?......1月16日,在郏县第一人民医院,躺在病床上的孙宗道还惦记这村里事儿,不住地向前来探望的该村老党员孙付明询问道。 老伙计,放心吧,都整好了,你好好养病,别担心村里的工作


“村西头张增亮家门前排水弄好了没有?前街孙宗强门口的杂物堆清理完了没有?......”1月16日,在郏县第一人民医院,躺在病床上的孙宗道还惦记这村里事儿,不住地向前来探望的该村老党员孙付明询问道。
“老伙计,放心吧,都整好了,你好好养病,别担心村里的工作。”孙付明说。
今年58岁的孙宗道是郏县长桥镇李光明村党支部书记。今年初,孙宗道与联户党员交流时了解到,群众对生活污水乱排意见很大,对排前路修建都很期待。
李光明村有896口人,基础条件较差。村内主干道修建于十几年前,道路两侧没有排水设施。各家各户的排前路高低不平,群众出行极为不便。
干字当头,修筑民生幸福路
“我当村干部,一定要解决行路难,让村民过上好日子。” 孙宗道想群众所想,他给村“两委”干部商议后,决定从整治污水和整修道路入手。
为广泛动员群众参与,他充分发挥该村联户党员作用,按照“先易后难、示范带动”的思路,决定第一户区率先行动、走在前列。他积极借鉴“干部带头、村民筹资、义务投劳、乡贤募捐、集体补贴、项目助推”闫楼筹资模式,用心用情解决群众急难愁盼。
说干就干,干就干好。整修排前路倡议书发出之后,孙宗道率先拿出3000元,其他“两委”干部每人1000元,远在广州、深圳、杭州等地创业的村民也纷纷慷慨解囊,所捐资的7.8万余元全部用于开挖下水道和修建排前路。

“万事开头难,刚开始村里好多群众不理解,参与度也不高,支书就带着他们几个班子成员先干,群众看到村干部是实实在在干事的,就主动参与进来。”郏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派驻该村第一书记王培涛对此感触很大。
下水道整好了,接下来就是修建道路。镇党委政府因地制宜、因势利导,通过争取农村公益事业财政奖补项目,助推人居环境整治提升。
去年10月中下旬,投资58万元的道路建设全线开工,群众拍手称赞。
“有时候睡到半夜,他嘴里还念念道道,你说的事我心里头记着呢,明天就去给你协调......”看着丈夫为了村里修路的事日思夜想,昼夜难眠,妻子秦会勤很是心疼。
当李光明村里25条道路基本完工的时候,上个月12日晚上,孙宗道突发脑梗被送到医院。长桥镇党委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专程到医院慰问,该村干部群众也自发前去探望。
因村施策,特色产业促增收
李光明村民有种植辣椒的习惯,常年辣椒种植面积在500亩以上。孙宗道积极引导,鼓励村民大力发展辣椒这一优势产业。在号召村民进行规模化种植的同时,他帮助村民冯小伟成立了郏县小伟辣椒种植专业合作社,并注重发挥其示范带动作用。现在,该村30亩以上的种植大户有11户,50亩以上的种植大户有3户,100亩以上的种植大户2户,辣椒及烟叶种植已成为该村富民的支柱产业。
为进一步拓宽致富门路,孙宗道多方联系在外成功人士,组织本村村民外出务工。据不完全统计,在他的努力下,该村在外从事针织、电子、食品加工等行业人员已有380余人,每年收入在500万元以上。

干群同心,“三长三员”解民忧
谁家门口脏乱,谁家生后困难……孙宗道对村里“大事小情”了如指掌,解决问题也是亲力亲为,一件件好事实事办在群众心坎上,村党支部真正成了群众的“主心骨”。
村内有一条20年没有打通的排前路,他和户长、联户党员等多次上门了解情况,做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四天四夜,最终问题圆满解决,道路顺利施工。困扰群众生产生活20年的断头路终于打通,大家无不翘起大拇指,表示称赞……
乡村治,百姓安。去年,他带领村里“三长三员”,通过“乡村夜话”等多种形式,认真倾听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组织各类恳谈会5场次,走访群众630余人次,收集社情民意36件,解决群众诉求25件。
孙宗道和村“两委”干部还多方筹措资金3万余元,购置了60盏路灯,方便了夜间出行,李光明村给群众送“光明”,让大家笑容更多、心里更暖。
责任编辑:李增强

上一篇:选配“三长三员” 解决“急难愁盼” 郏县长桥镇着力提升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效能
下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
地区专栏

最新资讯